根据印度媒体的统计数据,在2004至2007年期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组装和大修的29架战斗机无一例外全部坠毁。而从2008年至今,由它负责维护或组装的战斗机、直升机,又有数百架相继坠毁。也就是说,该公司出品的飞机,几乎保持着每半个月摔一架的惊人频率。这样的记录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们对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技术水平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一方面,由于印度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军工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其国内生产的武器装备质量较差,同时,印度工人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高质量的维护和修理;另一方面,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贪腐问题,导致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员工们无法领到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员工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们飞机中的贵重金属零件用普通材料代替,或者在采购中偷拿回扣。这样一来,经过维修后的飞机质量普遍令人担忧,因此,被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修过的飞机,也荣获了“飞行棺材”的称号。
此外,对于武器装备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维修保养甚至比制造更为重要。只有定期进行有效的维修保养,才能确保武器装备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然而,印度的武器装备来自不同的国家,零部件庞杂且规格不统一,给后期的维修保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和难度,还使得印度难以有效地保障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飞机的坠机几率。
三、印度飞行员素质影响飞行安全
除了本身飞行员人数短缺外,现有的空军人员素质问题,也是导致印度飞机坠毁,空军战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印度的飞行员会被分散到许多机种上,单一机种的飞行员数量相对不足。这意味着,当需要执行特定任务或应对紧急情况时,可能无法迅速调配足够数量的熟练飞行员来操作相应的战机。例如,飞“幻影”的不能飞苏-30,飞“美洲虎”的难以驾驭米格-29。这种情况在战争时期尤为突出,因为飞行员的技能和经验对于有效运用战斗机至关重要。如果在关键时刻出现飞行员短缺或者技能不匹配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印度空军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另一方面,印度空军对飞行员的训练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有限、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印度空军的训练设施较为落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培训环境。他们缺少先进的训练模拟设施,这使得飞行员们无法在真实飞行前充分熟悉和掌握各种复杂情况下的飞行技巧。此外,印度空军所装备的教练机仍然停留在第二代水平,现代化的喷气教练机十分缺乏。这导致新飞行员在接受训练时面临技术滞后和适应性差的问题,从而影响其未来的战斗表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印度空军的飞行员整体素质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整个空军的战斗力。而印度不但没有想办法弥补训练设施落后给飞行员技术带来的影响,反而为了节约经费,一再压缩飞行员的训练时间。
据相关数据统计,印度空军在过去数十年间发生过的飞行事故中,有近半数是由于飞行员的失误与操作不当所引起的。正常来说,在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一名空军飞行员要经过五年至七年的初级飞行训练,才能有机会独立驾驶战斗机去执行任务。然而,印度却不同,他们许多飞行员仅仅接受了一年甚至几个月的培训,有些飞行员在培训阶段只飞过几次教练机,就被安排去驾驶战机。这种情况导致了培训期间多次出现坠机事件。此外,印度飞行员进入部队后的年均飞行训练时长也非常有限,大约只有一百个小时左右。这样低质量、低强度的训练直接影响了飞行员的技能水平,最终导致了高坠机率的问题。
根据印度军方的统计报告,自 1995 年至 2001 年的短短五年内,印度空军就发生了高达八十九起坠机事件,造成了九十点六亿卢比的巨大损失。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坠机事件中,飞行员因处置不当导致的比例竟然高达百分之八十。
根据一名前米格-17飞行员的说法,印度国防参谋长乘坐的飞机之所以会坠毁,除了当天恶劣的天气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缺陷。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国防参谋长的拉瓦特在此之前已经经历过一次直升机坠机事故,但幸运地生还下来。
频繁发生的坠机事故给飞行员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曾经有一位在坠机事故中幸存的飞行员甚至将印度空军告上法庭,声称印度空军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
尽管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军状况,包括从思想、组织到物质待遇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美国智库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空军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飞行安全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对国家的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印度空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摆在印度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然而,印度空军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今想要改变,印度显然已经有心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