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以23亿美元现金收购福特汽车旗下捷豹路虎两大品牌,此次收购内容包含捷豹、路虎两大品牌,组装工厂及所有车型的知识产权。塔塔主要产品包括小型汽车、4驱动越野车、公共汽车、中型及重型货车等。
这些收购不仅为塔塔汽车带来了技术和品牌上的飞跃,更为其带来了丰厚的财务回报。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到2024年之间,捷豹路虎的全球销量超过43万辆,总营收超过290亿英镑,同比增长了27%。
自此,塔塔汽车的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在2023年全年销量突破136万辆,销售收入达到527亿美元,而净利润也达到10亿美元,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水平,都是刷新印度汽车的历史记录。
而随着全球汽车工业如凤凰涅盘般向电动化转型,塔塔汽车也开始布局电动车领域。在 2023 年,其全面电车销量犹如火箭般飙升,超过 16 万辆,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63%。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动车业务的发展,塔塔汽车如饿虎扑食般在 2023 年 6 月与古吉拉特邦政府签署协议,将投资 16 亿美元建立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
此外,塔塔汽车还计划将旗下的锂电池业务部门如金蝉脱壳般分拆上市,以扩大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在海外市场,塔塔汽车计划投资 50 亿美元在英国建设电池工厂,预计 2026 年建成,该工厂能够满足约 50 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目前,在印度,最常见的车不是四轮,而是三轮,四轮汽车在印度,是少数人才拥有的高档商品。据统计,每 100 个印度人,只有 2 辆汽车,因此一台小汽车挤十几个人的画面,在印度犹如家常便饭般随处可见。
不过,印度刚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即便消费力有限,汽车市场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2022 年,印度全年汽车销量达到 440 万辆,超过日本的 420 万辆,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美两国。
印度最流行的汽车品牌当属日系,毕竟日系车以省油耐用而声名远扬,档次不高无关紧要,经久耐用才是关键。在众多日系品牌中,印度最为青睐的品牌,非铃木莫属。2022 年,铃木全球共售出 296 万辆汽车,其中在印度的销量高达 157.6 万台,占据了近 42%的市场份额。
对于印度普通家庭而言,他们最钟爱的汽车,非铃木奥拓莫属,奥拓主打的就是“物虽不美,但价廉”。在中国,奥拓早在 2016 年便已停产,但在印度,奥拓却如横扫千军的战神一般。印度奥拓有两种,0.8L 排量的奥拓 800,1.0L 排量的奥拓 K10,售价 30 万卢比,折合人民币约 3.4 万元。除了奥拓,铃木 baleno 也深受印度人的喜爱,铃木 baleno 是小排量紧凑级两厢车,配置实在乏善可陈。这些车型若是放在中国,恐怕难以生存,但在印度,它们却是主流的家用车产品,根本不愁销路。铃木 Eeco,虽只是普通面包车,却在印度广受欢迎,尤其在农村,一台车能挤下十几个人,既经济又实惠。
铃木虽然败走中国,却在印度市场风生水起,活得有滋有味,甚至还有转型新能源的想法。铃木位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工厂,将调整部分产线,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预计年产 25 万辆电车。
印度一直对发展汽车工业满怀憧憬,若想快速提高汽车技术,就必须积极参与汽车全球化产研分工,如此才能有效地建立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业链。
然而,印度的汽车产业链并不完善,“印度赚钱印度花”的观念根深蒂固,外国车企在印度犹如羊入虎口,经常被暗算,导致很多车企来了又走。即便是深耕多年的铃木,也是历经磨难才保住印度市场,因此印度的汽车产业链,一直停滞不前。
而且印度基建之差,令人咋舌,充电桩和智能驾驶自不必说,很多马路更是坑坑洼洼,基本设施都难以保障。此外,印度汽车各种超载的新闻,每每惹人发笑,但这些新闻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现实,那就是买得起车的人,凤毛麟角。
研究数据表明,印度低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 84%,中产阶级人口仅占 6%。没有强大的消费人群,汽车市场就只能局限于低端车,想要一步登天,一口气推出“印度制造”的高端车型,无异于痴人说梦。印度要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想法固然美好,但要真正实现,却任重道远。
总的来说,印度政府虽然大力扶持汽车产业,但过度保护本土市场,尤其是对小车的政策倾斜,阻碍了市场的充分竞争,限制了本土车企在全球主流车型领域的发展空间。相比之下,中国通过引入外资车企竞争,培育出了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优秀本土品牌,实现了燃油车与电动车品质的提升,并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由此可见,要成为汽车强国,需兼顾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而印度目前只注重前者。此外,印度对跨国企业的种种限制,不仅阻碍了自身产业的发展,也是其与中国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罪魁祸首。即便如此,未来仍可能有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寻觅机遇,至于其命运如何,尚需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