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天的时间,一个个从国内来的商贾,包括大明的官方商号全都入住了这里。
而安南城在第十天的时候终于开始了交易。
这座长宽不过三里的小城爆发了极大的商机。
很多的交趾贵族他们根本不缺粮食,但他们缺精美的布匹,缺那洁白无瑕的盐巴。
国内的商人能掺和布匹的买卖,一些小物件的买卖,但却掺和不了盐巴的生意。
大批的商人从国内购买便宜的布匹,转头换数倍价值的粮食,毛皮,甚至于一些稀奇的东西,然后往复循环。
而官方商号也靠着垄断性的盐巴生意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一船一船的粮食被运送回国内。
甚至有聪明的人,居然在安南城干起了人口买卖。
当然这不是拐卖。
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朱由榆是当今皇帝出了五服的兄弟,靠着祖辈的荣光有着宗室在册的籍贯,日子过得不说很好,但也不差。
可就在日前,陛下说让他们掺和一些买卖。
有胆子小的,害怕成为下一个福王不敢干,但是他无父无母了,马上宗室籍贯都要没了,有什么可担忧的?
于是打听了好一阵,才算是搞清楚了他们能干啥。
去山西。或者去保定。
这都是陛下亲自抓的重要地方,去这对宗室有照顾。
可他早就定居南方了,骤然去北方没有根基也混不下去,直到后来造船厂重启,他想变卖祖产买一艘小船,又通过了关系的关系找到了秦良玉儿媳妇的三叔最终买下了一艘小船。
然后跟着毛文龙就出海了。
一开始他在交趾北部赚了不少钱,但是吧随着安南城的开放,朱由榆心有些大了,虽然倒买倒卖赚的不少,但往来太久了啊。
回款有些慢。
于是,聪明的他开始研究政策,当今的政策。
综合多方的大打听最后瞄准了一个行业。
今天就是他来拉投资的。
这是本家的一个叔父,也算是宗室之一。
不过人家家产可比他丰厚的太多了。
“叔父,小侄真的研究透了,您看啊现在交趾北部是怎么样的您知道啊,我们现在搞人头生意没有问题啊,而且国内缺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咱只需要说清楚这事儿一本万利啊。你想一个人咱们不多要带他们去大明发财要他十分之一的工钱没毛病吧?而且逐年递减,等第十年的时候咱一毛钱不要,到时候他们要是回来咱还给他送回来。”
“不过到时候估计这笔钱都能省下来,为啥呢,根据我与山西的朋友打听,那些人到了大明恨不得马上生根发芽,都不想回来啊,可以说只要咱们能拉到人,您再跟曹公公那面联系一下,咱们携手同心合作完全一本万利啊。”
朱由榆竭尽全力的说着这个生意的美妙。
期盼的看着自家叔父。
叔父认真的听着,思索着利弊。
只是考虑了好一阵,也没想出来到底有什么弊端。
唯一的弊端就是跟曹化淳那面的接洽,不过这点他还是有点信心的,当初曹化淳落难南京应天府自己可没少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