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宝那边,朱楠武也没去搞训斥教育那一套,例如警告吓唬小家伙,以后不准乱跑,乱碰东西之类的。
几个月大一点的孩子,说什么他也听不懂啊,想要教训引导,也得再等孩子大一点才行。
再者说,乱跑乱动,本就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天性,过于约束也不好。
顺其自然就行,大人多加留心看护即可。
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就这么翻篇了,唯一遗留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那台被大宝玩坏了的收音机。
虽说以朱楠武和高雪瑶现如今的财力,完全可以重新买一台新的。不过,这台收音机他们也用了一段时间,有感情了。另外朱楠武粗略的检查过后,发现损坏的也不算严重,修修还能继续用用。
而朱楠武和高雪瑶 都不是学这理工类一行的,顶多懂点皮毛,修收音机还得找专业的。
现在国内经济刚开始发展,卖收音机的都不多,可想而知会修收音机的就更少了。想要找一个会修收音机这些家用电器的,还真不太容易,不像几十年后,到街上随便找找就能找到。
朱楠武正准备抽个时间去找人打听打听,京市哪里有技术好的,能修收音机的,突然想起了当初杨继农曾经提到的那个痴迷研究电视机,收音机,传呼机这些现代科技产物的故交之子。
当时,杨继农还拜托他,帮那个故人之子弄一些国外的有关那些科技产品的研究资料,当然最好能弄来样机。
在杨继农的描述当中,那人从小就喜欢捣鼓研究那些东西,据说十岁就能自己动手拆卸组装收音机,十二岁那年,还亲手用陶来的各种零件,组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这一看就是个技术大牛! 修收音机,找他不就正好!
于是,找了一个不忙的日子,朱楠武骑上自行车,带着那台坏掉的收音机按照从杨继农那里获得的地址,前去登门拜访。
虽然汽车已经过了名录,但一般情况下,如非必要,一向秉持着低调行事的朱楠武出门都还是以骑自行车为主。
从杨继农那边,朱楠武了解到,这位痴迷于研究那些现代科技产物的故人之子,名叫郜研发,听起来很简单朴素的命,而且很符合他的兴趣爱好,人如其名。
现如今在京市一个老胡同里,开了一家维修店,靠着给人修理家电,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为生。
朱楠武按照杨继农给的地址,七弯八绕,费了不少时间才算达到目的地。
实在是那郜研发开的维修店位置太偏,听说是因为这里房租便宜。要不是朱楠武有从杨继农那里获得的详细地址,让他自己去找,他十有八九是找不到的。
说是维修店,也不过就是个十来平米大小的小门面店,位于这条胡同的最里面,一眼望去,不大的房间内,错落有致的放满了各种零件杂物。有屏幕碎裂的的电视机外壳,有车链子和保险杆都断了的自行车,也有只剩下一个外壳的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