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奢侈的公平与产业转移(2 / 2)

关中的作坊主则哀嚎连连,不断的向四周的人抱怨,俸禄增加的太快,太高,厂子已经办不下去了。

还有不少作坊主直接威胁道,要是朝廷继续这样增加俸禄,他们只能把作坊迁移到其他俸禄低的地方了。

甚至已经有很多的作坊开始付诸行动了,关中的人力成本实在是太高,朝廷管的严,竞争压力又大,墨家的总部还在关中,这些墨者总是组织工匠和他们做对,而且关中的百姓也太刁钻了,一个不合他们的心意就要罢工游行示威,现在朝廷还要弄一个最低俸禄法令,要每年让他们增加工匠的俸禄。以前朝廷是几年来一刀,现在这是打算钝刀子割肉,根本不想让他们活下去。

整个九月下旬,长安城撤退了上百家作坊,这些作坊有的撤退到了上郡,有的去了北地郡,还有的去了陇西郡,金城郡,甚至有一些商贾觉得,反正轨道都开通了,干脆直接把作坊搬到河西去,即便增加一些运费,那也好过增加的俸禄开支,现在长安城一个工匠的俸禄相当于河西5个工匠,这谁扛得住,于是大汉的纺织产业开始向那些比较贫瘠的郡县转移。

而整个长安城来自于关中的工匠阶级欢声不断。为此支持朝廷颁布《最低俸禄标准》的游行示威持续了十几天时间。

几乎每天完成差事之后,工匠们就会自发的组织在一起,他们从各个街道当中汇聚到朱雀大街,形成几万人的规模,最后集中在建章宫之外,载歌载舞的庆祝,这倒是带动了一波经济热潮。

但长安城的市民只高兴了半个月,很快屯垦令的告示,就贴满了整个长安城的大小市坊,今年长安城将会征调5000人屯垦,屯垦府衙将会按照户籍来抽签决定屯垦的青壮。一时间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开始慌张的准备应对屯垦的事情了。

关中,霸上钢铁厂。

张扬和陈爱民两个人来到了管事办公室。

钢铁厂管事周墨殷勤招待道:“两位小兄弟请喝茶,这是上等的香山毛尖,今年新采的茶,喝了这茶可以提神醒脑,百病不侵。”

张扬喝了一口笑道:“周管事,我们兄弟来厂子里只是为了通知少府的命令,朝廷已经下了命令了,你们厂分到了100个名额去屯垦,希望周管事要完成朝廷交给您的任务。”

周墨道:“二位能不能向少府令说明一下我们厂的情况,现在厂子里正在准备扩产,本就人手不足了,我们还要向外招募工匠,根本找不到100个青壮去屯垦,朝廷即便是颁布法令,那也要按现实的情况来执行,天子他老人家不是说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屯垦令为了解决那些无所事事的游民准备的,而我们钢铁厂每个工匠,都是在为大汉的小康之治努力建设,他们在钢铁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扬淡然笑道:“周管事,您是高看我们兄弟了。我们只是传达命令的小吏,哪里有资格质疑朝廷政策的好坏?

倒是您可以经常见到天子和少府令,要是您觉得屯肯令不适合你们霸上钢铁厂,可以面见天子和少府令陈情,和我等这等说有什么用?”

周墨不满道:“老杨也真是的,本来以为他成为了少府令,能给我们争取一点权益,结果做的还不如大铁锤,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让大铁锤继续管理少府。”

大汉自从组建屯垦官署之后,每年这个时期关中都会鸡飞狗跳,但因为有大铁锤在,屯垦法令对他们这些工厂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这两年每年会让他们出五六十个名额去屯垦,但今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这让周墨觉得,杨雄这个少府令做的还不如大铁锤好。

对于周墨的牢骚话,张扬只当没听见,人家是两千石的管事,可以随时面见天子的元老,再抱怨也不是他们可以管的。

两人就这样快速的离开了钢铁厂,而在他们离开钢铁厂的路上,遇到的工匠都对他们怒目以视,认为是他们两人带来了灾祸。

陈爱民有点委屈道:“我等不过是传达的命令,这些工匠就好像要吃了我们一样。”

张扬淡然道:“习惯就好了,这些人在关中过的好好的,朝廷偏偏要把他们拉到塞外去屯垦,这事情要放在某身上,某不但生气还想打人。”

陈爱民道:“但屯垦是每个大汉百姓应尽的义务,大汉不是大秦,把屯垦当做徭役交给少数人,这对那些屯垦的百姓也太不公平了。也会降低屯垦百姓对朝廷的认同感。当年大秦的南疆军不就是因为不满大秦屯垦,把他们丢在南方十几年时,后面天子起义反秦,庞大的南将军就坐视大秦帝国毁灭。”

张扬好笑道:“那只是历史课本上的内容,上面可不会说所谓的南疆军大部分都是六国的遗民,这支军队来到了中原,到底是和我汉军交锋还是和秦军交锋,这都是未知之数。”

而后他也有点抱怨道:“关中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上面就是要搞出这种事端,每年平白无故的给我们增加大量的差事,不知道多少家庭为屯垦的事情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啊,真不知道这屯垦令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陈爱民吃惊道:“只不过是一个屯垦令而已,怎么会如此夸张,会弄的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张扬道:“怎么不会?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陈爱民道:“某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最小的妹妹今年6岁,最大的二弟今年15岁。”

张扬道:“这就是了,屯垦的名额是随机抽选,哪怕是我等这样的汉吏也逃不掉,你想想看,朝廷选中了你们家,你和伱二弟有一个要离开关中,你父亲不管是选谁都会伤到另外一个儿子,那个被选中的人是不是会仇恨自己的父亲乃至于自己的兄弟?”

“这种事情某见的太多了,好在某的长子今年才不到10岁,某只要抓好他的成绩,让他一路考上学府,然后找一个好的差事,这才能躲过屯垦令。”

“屯垦令居然会如此扰民?”陈爱民不敢相信道,他一直认为这是对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政策。朝廷一直以政策性支持百姓开垦土地。那些增加人口的农户可以获得新的土地。不至于家族的人口增加而减少占有的资源,教他的几位夫子都称赞屯垦政策是大汉的根本国策,百年国策。

张扬道:“刚刚霸上钢铁厂的情况你不见到了吗,要是他们愿意去屯垦,会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我们吗?好在关中的人口多,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的,一般不会选上,选上的那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而后他叹口气道:“走吧,今天我们还要通知两家工厂。”

杜县,缝纫机制造厂。

赵父破天荒的坐着火车来到了杜县,找到赵武道:“你这工厂还缺乏人手吗,能不能让你几个兄长在此做事?”

而他父亲身后的几位兄长,却一脸期待的看着赵武。

赵武苦脸道:“你们都到杜县来做事了,那再去河西乃至西域屯垦有多少区别?就某听到的情况来看,西域的季国公,对每一个去西域的人开出了五百亩土地,还会分配几户西域佃户,这是去了西域就能做地主的好差事。”

赵武不想留下自己的这些兄长,他这里是在开作坊,就要想办法压低工匠的俸禄,这些兄长要是来到自己的作坊,他俸禄给高了,其他的工匠会不满,给低了这些兄长又会不满,与其这样左右为难,还不如干脆不招这些亲戚。

赵父不满道:“这怎么能一样,在杜县坐火车最多1日就能返回长安城,这要是去了西域,能不能回关中都是未知之数。”

赵武道:“好男儿当志向四方,这个是500亩土地,种上棉花一年能赚几万钱,这不比待在关中的农村要好,兄长们要在某个作坊里打工,一年怎么赚也赚不到这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