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宣德铜炉(1 / 2)

陆沐沐向老道士深深鞠了一躬,感动地说道:“我一定尽心尽力,不负道长所托。如基金成立运行,我会定期向道长汇报情况。老道长,敢问您尊号是……”

老道士爽朗一笑,摆摆手,谢绝道:“呃,出家人无名也罢,我就不图那虚名了!一切均由两位施主决断便是,我一出家人喜欢清静修行,老道就不过多参与了!”

老道士又说道:“老道今天腿脚不便利,实在不能相送。小童,你代为师送送两位施主!”

小道童领了师命,带着罗青阳和陆沐沐走过白云观三清殿前,但见殿内香烟袅袅,烛光摇曳,庄严的神像散发着肃穆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送至白云观山门口,小道童从怀中取出一支手电筒递给罗青阳,稽首道:“天色已晚,这个给两位施主照亮前行。两位施主,好走,一路平安!”

罗青阳与陆沐沐谢过小道童,折返而行。夕阳正欲坠入山峦,天边红霞满天,火焰燃烧一般灿烂。山间偶尔传来的一声声鸟鸣,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更显这世界的空灵与静谧。

回望晚霞之中的白云观,古朴而庄重,朱红色的门窗与灰色的屋瓦相映成趣,透露出岁月沉淀的韵味。斑驳的墙壁爬满了青苔,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陆沐沐牵着罗青阳的手,在山间小道拾级而下,看着装着大明宣德炉的香袋,问道:“我听闻过大明宣德炉的鼎鼎大名,也看得出那老道长非常慎重,不知道这个香炉有什么特别讲究?青阳,下山还要走一段路,趁这点时间,你就给我讲讲宣德炉吧!”

“好,那我就给你唠叨唠叨”,罗青阳说道:“宣德炉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焚香铜炉。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无愧为天地间精美绝伦的古董。”

“等等,这风磨铜,很特别吗?”,陆沐沐打断罗青阳的话,转头问道。

罗青阳解释道:“风磨铜是一种以纯铜为原材料,采用传统的手工磨制技艺所制作成的铜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表面是通过手工用砂轮和水对铜材进行不断的磨制和冲洗而形成的。而其它铜材料是通过机器压制或者浇铸等工艺生产而成的,表面光滑度等工艺细节无法与风磨铜相媲美。”

罗青阳继续介绍道:“传说宣德炉所用风磨铜,是暹罗国进贡的,还加入金、银等贵重材料,反复提炼十二次而成。”

“居然要提炼十二次?”,陆沐沐不敢置信,不禁失声惊叫起来。

罗青阳点点头,说道:“一般香炉铜料经过四次提炼即可。但当时宣德炉铸造官员上奏,要制造出好香炉,铜需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铜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当即下旨精炼次数不减,还要翻番即提炼十二次。宣德三年,炉质纯细如婴儿肤的极品铜香炉终于制成。”

陆沐沐刚才瞧见这只宣德炉个头并不大,直径充其量不过十多厘米,重量不过几斤,心中不免疑惑,说道:“看这炉子个头不大,重量也一般啊!”

罗青阳听了,笑道:“宣德炉的确以大小、铸工、有耳无耳来区分好坏。比如就大小而论,直径8到12厘米的炉最常见,属于小号;直径15厘米左右的炉是中号,数量比小号少,但价值比小号高;而直径大于20厘米的炉是大号,工艺精者稀见,价值也很高。但同等尺寸者,炉越重价值也越高。这只宣德炉,看上去直径不过十几厘米,但我掂量这重量可达五斤左右,属于该尺寸铜炉中较重的,价值要比三斤普通品的高数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