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进山之路之古盐道往事(10)(2 / 2)

江汉朝宗 哺恩堂主 1505 字 5个月前

他指着樟木箱子说:“三老,您能拿一个出来让我仔细甄别甄别吗?”

三老爽快地打开箱子,拿出一块银锭递给你高祖姥爷,又拿出一锭置于自己的桌前,仔细地观察。

你高祖姥爷接过银锭的那一霎那间,几乎就断定了这些银锭百分之百都是真家伙。

因为那银锭很重,成色很足,颜色也很纯正。

只见这枚银锭或许是因为带着秘密沉睡了几十上百年,显得略有些陈旧,但它仍然是有生命的,闪耀着迷人的财富光芒。

倘若把它流向市场,经过人间烟火的濡养,慢慢地也会溢出包浆,一如刚铸成时的光彩烈烈,莹莹照人。

这枚银锭的前世,也许是一堆堆白花花的散碎银子,也许是老百姓的银钗银锁银手镯银项圈,它们离开了前主人的呵护,经过时间与火的淬炼,涅盘成另一种身份和重量的独立个体,走向不同的拥有者和归属。

或许用于盐、铁交易,或者被那些达官贵人比方说翼王石达开之类的人,赏赐给麾下的肱骨之臣。

仔细看来,这枚银锭呈圆碗形,底径大约0.6公分、长约0.5公分、高约0.3公分,放在手中刚好盈盈一握。

掂了一掂,重量绝对接近一斤。

银锭内铸有两方楷书阳文钤印,右面竖向铸造有:“老河口”三字,左面竖向铸有“万兴炉”三字,银锭中间还刻有一个小小的“乙”字,底部有一方形小空洞,银锭表面的蜂窝自然,带着圆光,显现出较高的铸造工艺。

你高祖姥爷在川鄂古盐道上,曾经有幸见过这种马蹄银。

当然,只有当时几个大的盐商,才会有这种银子。

此银锭铭文中的“老河口”指的是湖北襄阳府光化县所辖老河口镇也就是现如今的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

清代时期,老河口是汉江中游东岸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因太平天国运动席卷长江中下游,淮盐北上道路受阻,川盐南下,大宗交易频繁,清廷于咸丰三年创行了厘金制度,以筹集军饷及官盐时,使用此银锭。

你高祖姥爷手拿银锭,不禁唏嘘,他问道:“三老,您是否称过?这一枚银锭重量多少?”

三老说,当年我阿翁拿到这些银锭后,并未曾想留下,而是派人携带木箱前去追逐未遂,才不得已留下,并叮嘱族人只是代为太平军保管,任何人都不可擅自动用。

为此,在封箱之前确实逐枚逐枚地称量过并登记在册。

这每一枚银锭重量足足有十二两。这一箱子里装有整整五百个银锭。

你高祖姥爷又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五百枚,每一枚十二两,整整六千两银子!

怪不得两个壮汉抬着进来都有些吃力呢!

在你高祖姥爷所处的民国时期,银元也作为一种老百姓认同的主要货币形式。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担任中国民国大总统时期,北洋政府发行新的货币“银元”,也就是“袁大头”,也被称为“大洋”。

这种银元因其所含的银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每枚袁大头大标准重量应该是26.6克,称为壹元。

因为袁大头币形统一、成色准确,所以在盐道上主要流通的、认的就是这个。

袁大头在那时一直都是市场上的硬通货,其购买能力相对稳定。

你高祖姥爷还记得自己在神农架时,1个银元也就是一个袁大头就可以买到20斤左右的大米或者8斤多猪肉。

而这一锭马蹄银就差不多等于14块袁大头!

那么也就是说,这一锭银子就可以买到280斤大米,或者是112斤猪肉。

你高祖姥爷对三老说,三老,您这一锭银子在山外可以买三百斤大米,一百多斤猪肉呢?

三老闻言也不禁一震。

三老说,我料想到这些个银子应该是值钱货,但我没有料到会这么值钱呢!

继而又说道,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