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校都有为数不少的菜地,还有用来砍柴火用的“柴扒”。
这些地需要学生们去耕种,柴火需要学生们上山去砍伐后再扛回学校的。
这些都是义务劳动。
除此之外,他们每年还要勤工俭学,指标是每个人五块钱。
杨浩宇不清楚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是怎样勤工俭学的,只记得他们那时候每年都要为勤工俭学专门放段时间假。
假期好像都在秋天。
板栗包子炸裂了、核桃可以打了、橡子掉落了,假期也就开始了。
靠山吃山,要想完成勤工俭学的指标,只得到深山老林里去找寻这些山货,再拿到供销社换钱。
橡子碗儿也就是包裹橡子的外皮,供销社收3分钱一斤,需要捡上100多斤才能够卖得5块钱。
农忙季节如插秧、割麦、种玉米、收土豆红薯时,学校按例是也要放假的,叫农忙假。
假期里,大部分同学都会回家帮家人烧烧茶水、捡捡麦穗、丢一丢玉米种子,从土里刨刨土豆…..
每次农忙假总是会有个子高块头大的人会很“荣幸”地被老师挑中,在假期里去某些老师的家里干几天苦力……
从小就身强力壮的杨浩宇,没有一次能逃得过去,总是第一个被选中,作为带队的队长,带领着几个极不情愿的同学奋战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这些看似荒唐实则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在杨浩宇的记忆里比比皆是。
而他记忆最深的却是,那时候上学报名时还需要在报名表上详细地填写家庭成分。
成分栏里的选项有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四个,你必须如实填写,一点都不能马虎,更不允许弄虚作假。
懵懵懂懂的杨浩宇弄不清楚什么是贫农什么是富农,他只知道在老家的浜子里,除了队长家以外,其他的家家户户都过得一样艰苦。
就拿他们家来说,虽然他父亲吃公家饭,可是每月只有十几元钱的工资。
母亲本可以去当赤脚医生,可家里的地没人种,牲口没入喂,更何况还有杨浩宇他们姐弟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照顾,就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那份别人挤破头皮都想得到的差事,一心在家种地养猪照顾孩子。
杨浩宇姐弟几个那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因为家里没有粮食而经常会吃不饱饭。
而且,他们一年也不见得能穿上一套新衣。
杨浩宇穿姐姐旧衣服改的衣衫,而弟弟就穿自己穿着小了的。
基于此,杨浩宇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这种情况再怎么也应该是“贫农”。
但是负责报名的政审老师却一脸严肃地要求杨浩宇要实事求是,必须在这一栏上负责任地填上“地主”二字。
政审老师目光中带着坚定和正义,十分肯定他没有搞错,但却不告诉杨浩宇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光蛋为什么会是地主。
杨浩宇虽然年龄小,但是“地主”这个词他还是知道的。他的父亲从小就给他们讲过大地主黄世仁为富不仁逼死杨白劳,让喜儿一夜白发的白毛女的故事,以及半夜鸡叫中学鸡叫的周扒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