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往都是一个人坐几天几夜的车去襄阳进货,有时候甚至要跑到千里之外的武汉汉正街进货。
住的是十几块钱一晚的旅社,吃的是路边一两块钱的快餐。
每次进货少的时候也有十几二十包货物,大包小包都是自己打包自己扛、自己上下车。
进货多的时候各类货物能装满一辆140货车,上下货也都是自己。
有一次,满载货物的货车在快要抵达三姓寨时,由于司机路况不熟,加之很少开山路,又逢天降大雪,在一个下坡路的急转弯处,车子竟然直接就开下了悬崖!
眼看就要车毁人亡,悬崖边上一排千年古铁匠树硬是把几吨重、快速冲下的货车给生生挡住了……
这种事情,杨浩宇的母亲在经营商店的那些年里,还遇到过很多回。
但她都没有给孩子们讲过。
她只是对孩子们说,山里的生活太不容易,也很不方便,希望他们将来都能够走出这闭塞贫穷的大山,去到大城市生活。
所以,对于杨浩宇中考这么大的事儿,她和杨组长也是提前好几年都已经开始准备、布局了。
本想着杨浩宇考上华严中学是铁板钉钉的事儿,可现实却给了她迎头一击!
在她看来,杨浩宇未能够考上华严中学与他那乡教育辅导组组长的父亲有着直接的关系。
确实,在杨浩宇的童年记忆里,父亲也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但同时他又能够感觉到他的父亲可能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人物”。
他虽然每个月才回一次家,但他会安排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为他家免费干农活。
这些人都只在家里吃住,不要工钱,但农活干得又快又好。
而且有时候这些人会在家住上十天半个月,有的甚至常年在家里呆着。
这其中有一个甚至成了杨浩宇的“舅舅”,伴随了杨浩宇的整个童年。
杨浩宇的父母还为这位舅舅操心找到了一个媳妇,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办了体面的酒席,还给他们安排了舒适的住所。
直到他们的孩子快三岁时,这位舅舅的老家人找到了他,他才依依不舍地带着老婆孩子回到老家去了。
杨浩宇的父亲偶尔也会去姐弟三人就读的官坪中心小学视察。
每次都是挺胸抬头背着手。
而平时趾高气昂、呼来喝去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则点头哈腰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潜心地听他教导。
虽然父亲去学校视察的时候,总是对他们姐弟三人装作视而不见,就好像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
但校长每次在这一天都会让学校的事务长把他们姐弟三人悄悄叫到学校的教师食堂,满脸笑容地亲自安排鸡鸭鱼肉,让他们享用一顿丰盛无比的午餐。
当父亲的考察一结束,校长就变得和平时一样,对他们爱答不理冷若冰霜的。
杨浩宇曾认真地对他的父亲说,他们的校长和自己的弟弟一样,是个标准的“两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