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卫国公养孔子(2 / 2)

重量单位的石,一石为四钧,一钧三十斤,故一石为一百二十斤。

容量单位的石,1石等于1斛,等于10斗,等于100升。

所以,最终得看孔子喜欢用重量来计他的工资,还是用容量来计他的工资。如果重量的话,那孔子在卫国一年的收入应该为12万斤粟米......

这是很高的收入了,在古代,千石薪水的,算是高级官员了。

对了,再抖一下书包:1929年,中国对度量衡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容积单位中,取消了斛,同时将“石”的重量单位功能能取消,只保留其容积单位属性,重量单位则新用了一个字:担。

扁担的担,而这个担,直接规定,是一百斤。

由于孔子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欲执政卫国,先正卫侯之名。这样一来,就彻底让卫出公失望,也让对孔子满怀希望的孔圉等卫国公卿大夫们深深失望。

但由于卫国一开始就对孔子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之情,现在孔子来了,但他的政治主张又那么令人不爽,那就只好自作自受了:来吧,孔圣人,你就别乱说话了,好好在卫国呆着,好吃好喝供着,请你老人家放过卫国吧。

史料记载,卫国“公养”孔子。

公养,即国家出钱,养着你孔子。

孔子有些失望,但人家卫国自国君到大夫,都对你孔子那么客气,你还有什么话说?

再说,早在陈蔡楚等地时,孔子已然对从政并不象以前那么热切,这一次无非是本以为会有一个高官得做,而最终只是情报有误罢了,心中难免有些许失落而已。

无所谓啦,都一把年纪了,何必执着呢?

孔子只是失望了短短几天,然后毅然投入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上:

他继续在卫国招募弟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开展卓有成效的礼仪知识教学;

他继续走村入户搞调研,既丰富学识,又开展卓有成效的礼教宣传;他继续苦修与治学,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着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子读了太多太多的书了,他发现许多书中存在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经过认真考证和研究,他确信有不少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那就去整改这些错误,解决这些问题吧。这就是修书和着书。

《诗》、《书》、《礼》、《乐》都要修订,还有鲁国的那部历史书,《春秋》。

还是先搜集资料吧。孔子没能当上卫国的大官,但他已然不再失落,而是在高薪保障下,全面地、系统地启动了修编系列巨着的宏伟计划。

可以说,孔子后来回到鲁国,将一部部经过自己认真修订的巨着呈现给世人,其实有许多就是在卫国创造的条件,奠定的基础。

但弟子们见老师仍旧没有得到重用,不少对卫国失望,大部分都不愿在卫国出仕,有的见孔子已然安顿了下来,就告别孔子,回老家看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