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明智选择:为何子家羁宁可放弃高官厚?也不愿回鲁国?(2 / 2)

张三按子家羁的吩咐实言相告:“奉家主之命,张三前来见大夫。家主说,不是羁不想见大夫,而是羁不知道如何见大夫。

大夫想想,羁跟随国君离开鲁国时,您还不是卿大夫。如今,您在没有得到国君命令的情况下,居然就成了卿大夫。

如果羁以卿大夫的规格来接待您,则有违先君之意,非为臣之道。如果羁不按这个规格来接待大夫,那是有损大夫的地位。

羁内心着实纠结与为难,只好选择干脆不见大夫。”

叔孙不敢一听,这是什么话?纯粹就是不愿见老子的借口嘛。

但叔孙不敢不想开罪子家羁,只好派自己的家臣李四去见子家羁。

李四对子家羁道:“奉家主之命,李四前来见大夫。家主说,公子衍、公子为等人,是群臣不能侍奉国君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兄弟几个,离间国君与季氏,导致了这个局面。

如今国君薨了,群臣认为,如果能让公弟宋主持社稷,那是鲁国之幸。所以,不敢带着群臣的愿望前来听取您的意见。

另外,凡是跟随先君出走的,哪些人可以回国,哪些人得驱逐出境,也得听从听从您的意见,不敢必须要将您的意见带回国向群臣报告。

这都是国家的大事,群臣尊重您,所以不敢奉命前来,必须与您商议。

哦,对了,群臣的意见还有一个与您有关,群臣认为,您的家族在国内没有继承人,所以希望您回国参与政事,这也是将子家氏家族发扬光大的好机会。

以上群臣的愿望,也是执政上卿季孙意如的愿望。季孙意如特意嘱咐不敢,务必要将这些愿望传达到您,请您务必重视。”

子家羁叹了口气,对李四道:“见与不见,对羁来讲是忠于先君还是抛弃先君的大事,请上卿大人谅解。

既然上卿大人带来了国内群臣的愿望,那请转告上卿大夫:拥立新君的事,自然由卿大夫们、参与政事的大夫们以及国家有关法度在,羁只是一介流亡大夫,不敢发表意见。

这些年一直追随先君的众大夫们,那些表面忠于先君的,实际却并非如此的,除非与季孙氏有仇,否则都应该让他们回国。

至于羁本人,追随先君离开国家,这是先君知道的。如果羁选择回鲁国,这是先君所不知道的事。

羁不敢做蒙骗先君的事,所以决定不回国了。谢谢群臣的好意,就让羁流亡在国外吧。”

擦,给你面子你不要?

叔孙不敢心头火起,怎么跟着先君的人都是一根筋啊。

叔孙不敢心想,反正立公弟宋为国君的事定下了,其余的也就随便了。

于是,步孙不敢带着鲁昭公的灵柩回了鲁国。当然,也有一大部分原先追随鲁昭公的大夫们也跟着回去了鲁国。

但是,这些大夫们会心安吗?

按子家羁的说法,他们回国首先被扣上了一顶政治帽子:表面上忠于先君!

这意味着什么?

季孙意如随时可以惩罚他们!

看看子家羁,人家想得多明白啊。

别看你季孙意如热情来邀请自己回国,还许以卿大夫之高位,但一旦回去,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被无情宰杀!

所以,当鲁昭公的灵柩到达曲阜的坏隤这个地方时,根据叔孙不敢的安排,公弟宋先行一步去了鲁宫。

其他人一看,心就慌了,为何不是自己与公弟宋一起去鲁宫?

流亡了八年,这些人每天都在提心吊胆过着日子。

在乾侯时,叔孙不敢话说得很好听,大家都回去吧,继续做你们的官,当你们的家主。但离鲁国越来越近了,众人越来越不放心了。

终于,有一个叫王五的大夫趁人不备,偷偷溜了。

溜去了哪里?

不知道,反正就离开了鲁国。

这下好了,众人更加恐慌起来。最后,一哄而散,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