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居于郓邑:为什么齐景公要将鲁昭公安置于郓邑?(2 / 2)

齐景公率齐军班师回临淄,对鲁昭公道:“寡人已经帮君侯打下了郓邑,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寡人还会继续帮助君侯的。

但贵国情况复杂,君侯也看到了,郓邑军民的眼里,居然只有季氏,没有国君。

所以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能一味靠寡人用武力解决。

寡人以为,君侯先居于郓邑,相信贵国忠君爱国人士会踊跃投奔,君侯在郓邑推行仁政,积极招兵买马,扩大影响。

寡人留下部分兵马帮助君侯守城,谅季氏也不敢兴兵来犯。然后,君侯想要攻占哪个城邑,寡人帮助君侯攻占哪个城邑。”

鲁昭公感激不尽,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居于郓邑,不多久,便会有大把的国人来投奔自己。

到时自己兵强马壮,就能以自己为主力,齐军辅助,讨伐季氏。而不是现在这般,全部靠齐军。

这位齐侯,考虑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这是为了寡人好啊,鲁昭公很感慨。

公元前516年3月,离开鲁国五月之久的鲁昭公,总算回到了鲁国。

当然,他没有回到都城曲阜的鲁宫,而是进驻了郓邑。

不管如何,郓邑是鲁国城邑,鲁昭公也算是回了鲁国。

刚回到郓邑的鲁昭公雄姿勃发,他有大把的事要做。

发出安民告示,安定郓邑军民;派人积极联络各城邑,以求各路人马来勤护;到处散布季氏之罪,号召仁人志士行动起来,维护周礼王制,打倒乱臣贼子等等。

史料没有记载有多少鲁国人因此而投奔了鲁昭公,但有一个大国诸侯坐不住了,宋国国君宋元公。

宋元公认为自己有能力帮一把可怜的鲁昭公,当然,他不想动刀兵,他想到的是晋国。

鲁国这样的大事,非得晋国老大出来才能够得以解决。

宋元公决定亲赴一趟晋国,当然,这种好事必须要让鲁侯知道。

宋元公的使者到了郓邑,向鲁昭公表达了宋元公的态度,告知了宋元公的具体举措,这让鲁昭公非常感激。

但宋元公却是一个实在没有能力的人,因为他刚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鲁昭公不久就赴晋国,但突发疾病,最后居然薨于途中!

鲁昭公听闻宋元公薨的消息后,不胜遗憾。

当然,他没想到的是,在春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绝对是既低调又重要的斗争领域。

宋元公的死,成了阻拦自己回国大业其中一头拦路虎。

倒是齐景公,对宋国居然有心帮助鲁侯之事上了心。

尽管齐景公很心疼自己在鲁昭公身上花了大把的投资,但他更清楚,此时撤资意味着白白损失。

更何况,连区区宋国都有意帮助鲁侯,自己堂堂大齐国国君,怎么能屈居宋国之下?

齐景公下令,齐军出动,继续讨伐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