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鄢陵之战1:晋楚两强大战,鲁国为什么选择站队晋国一方(2 / 2)

公元前575年夏,郑国大举进攻宋国,宋国惨败大败。史料记载,全军覆没,统帅被俘。

曾经在弭兵会盟盟约上签过字的卫国见郑国居然背弃盟约,勃然大怒,立即发兵讨伐郑国,并向晋国请求狠狠教训郑国。

晋国见弭兵会盟盟约已经完全成了一张空纸,再加上已经作足了准备。此时更有郑国挑头闹事,立即出动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向郑国开进。

楚国见晋军出动,哪还坐得住?楚共王亲率三军立即北上。

公元前575年6月,晋、楚两军在郑国的鄢陵相遇。

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当时在郑国境内。这是晋楚主力部队的第三次正面交锋,第一次,城濮大战,晋胜楚败。第二次,邲地之战,楚胜晋败。这是第三次,三局定胜负,谁胜谁就是老大。

鲁成公看得心惊肉跳,他知道鲁国必须考虑一个站队问题。鲁成公主持召开了重特大事件酝酿会议,会上,仲孙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晋军必胜,楚军必败,鲁国必须全力支持晋国。

仲孙蔑的理由有三个:

一是此时的晋国是在得到了除郑国、陈国、蔡国、许国以外的几乎全部中原诸侯的支持,相比之下,楚国的盟友有战斗力的只有一个郑国,陈国、蔡国、许国是完全忽略不计的。

二是晋国已经完成了西线的安定,可以将主力悉数投向对楚之战。而楚国,则还要面临来自东线吴国的袭扰,一旦晋楚两军进入胶着状态,吴国这个生力军从楚国东线向楚国发起进攻,楚国将应接不暇,自乱阵脚。

三是从军事情报上分析,此次晋军出兵郑国,从国君到各路帅佐思想高度统一,晋国四军,留守一军和一位卿大夫以备不测,三军六帅佐悉数出动,另外还派出几位重量级的卿和大夫积极进行外交活动,以动员更多的中原诸侯参战。

正说着,晋国大夫栾黡到访,带来的命令就是要求鲁国参加晋国对楚国的战事。

仲孙蔑已经为鲁国作出了站边选队,与栾黡带来的晋国命令相符合,那就出兵吧,帮助晋国打楚国。

当然,鲁成公此次带的鲁军并不多,其实晋国也没提关于鲁军数量上的要求,晋国只需要一个外交上对楚国的压倒性优势即可。

鲁成公当然也不想带更多的军队,虽然此时鲁国已经作出了站边选队,但他根据季孙行父的意见,认为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能彻底得罪楚国。一旦战场形势风云突变,万一楚军战胜,那自己也有理由避免楚国的过度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