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教、行、证这三法来分析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教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教典,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这就有教。行,是指后世行人能够按照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去如理如法的修行,有能够如法修行的人就有行。证,就是有人能够依照佛的教去行,行了以后还能够证得圣果。圣果有罗汉的果位、有菩萨的果位、有佛的果位。到阿罗汉得无生法忍,就出离生死轮回。总之在有教典、有修行的人、又有证果的圣人,这个时代就是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第一佛陀已经去大圣遥远,佛陀已经灭度很久了。此时虽有三藏十二部经典、有修行的人,但是能够成就正果的人比正法时代就少了。佛法看上去非常兴盛,跟正法时代没什么区别,但是真真正正有悟有证并且能够出轮回的圣人,相对正法时代而言就少了很多,所以叫有教有行少证。最后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三藏十二部有没有?有。我们现在就是末法时代,《大藏经》还在,所以教还在世上。但是能够如理如法,按照三藏十二部,按照经立论去实修、实行的人,咱们不能说没有啊!比如说《金刚经》讲:“无人相、无我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些经文我们背得挺熟的,但是我们能够如理如法地落实到自己修行身上吗?不能理解啥意思,或者说最多略微有点触动,但是真的能够真真正正明心见性吗?做不到。所以有教无行,或者是有人能够证到,但是这个人太少有教少行,可能凤毛麟角啊!修行的人都极少,那就更加谈不上证悟了,更加谈不上证悟圣人的果位,更加谈不上出轮回了,所以末法时代有教无行,或者叫少行:无证,或者叫少证。
印光祖师在他的法语文抄中说,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开悟的人了,就是有开悟,开了悟,还是凡天。开了悟,离了脱生死还早得很。何况连开悟的人都没有呢!印光祖师这么说是慈悲,是要让我们看到这段文字的人生起紧迫感,赶紧加紧修行,老实念佛。念佛法门是普被三根的法门,中根、下根都能接受的法门,不认识字的老头、老太也能修行,也能证果、也能出轮回、也能一声成佛的法门。我们现在就属于末法时代,去大圣遥远,离释迦牟尼佛越久,众生的根机就越下劣、越差。所以修行圣道门想要成就的,虽然我们相信还有,但是越来越风毛麟角。乃至到九千年以后,佛祖的法脉满了一万两千年以后,修圣道门想要成就的,估计就真的是没有了,去大圣遥远
第二个理由是什么?理深解微。根机不行,悟性不够。圣道门的教理是非常玄妙深奥的,奥义十足啊!要想如实地、如理如法地了解圣道门所讲的万法空信的道理,不但要了解,理解了还要能够解行。我们现在有可能了解一点点皮毛,那这个理是不深的,因为理不深,所以对他的解就更加的微乎其微。圣道门的义理过于玄妙对吧!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这话说的多好啊,大家扪心自问,我们自个儿要是今时今日就到了临终的时候,你心中有割舍不下的念头没?你心中有各种执着没?今天如果释迦牟尼佛来告诉你,三个小时以后你就过世了,大家扪心自问,突然之间知道这个事儿,你内心是什么感受?有没有感觉自己要开心啊?我要涅盘了,我要进入涅盘生死啊,我要念佛跟着阿弥陀佛走啦!这样的人少,我自己就扪心自问过好多次…修行不够啊,所以要老实念佛!能够说出这个话,但是真正理解到这个层面的,太少太少,理不深解就浅。我们生死轮回,烦恼依然是烦恼,我们每次生死必定是随业流转,轮回六道,轮回恶趣,无有出期。
由于以上这两点,所以末法众生根机不够,修学圣道法门很难成就,圣道法门在这个时代就很难行得通。大家知道苏东坡跟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前世是五戒禅师,这个禅师是有证量的,为什么说他有证量?他犯了戒,被他的师兄六道正好逮个正着,五戒禅师渐愧之下马上就坐化了。坐化是坐脱立亡啊,不是说直接跳楼、不是自杀,自杀那是要下地狱的,每七天一次啊,重复自杀时候的痛苦。坐化是什么意思?他阳寿不要了,他马上就进入轮回转世,他是有悟有一定的证量,他能够做到自己继续轮回转世,五戒禅师轮回转世就成了苏东坡。我们知道苏东坡一代大文豪,他也很有佛性,写过很多关于佛家的诗句。他去金山寺拜访佛印,佛印就是他的师兄六道转世。佛印不在家,他在大雄宝殿看了以后,开心的不得了,于是兴笔题诗: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啊:毁、誉、称、讥、利、衰、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