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学期, 初具雏形的学员们该拉出去练练了。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他们埋头苦学接近两年了,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也掌握了个七七八八,是骡子还是马,该拿出去遛遛了,检验检验他们的临场指挥水平和能力。
新的学期 ,全中队编成了两个见习连,李巴尔担任见习二连连长,孙为民担任指导员,吴永昌担任副连长,下属三个排,其他各班按原来的编制不变。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是按照上级下发的月计划执行。第二个月,就要求见习连长按照上级的月计划,制定出见习连队的周计划,下发到各班、排。有哪个连队的计划不符合要求,队领导会指出来,重新制定。在管理上,中队干部很少插手,让见习连队的干部来处理,中队干部只是监督检查,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向中队干部汇报,必须处理好在管理过程中的一切事务,若遇事都要向中队领导汇报,那还要见习连干什么?还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吗?就是要求见习连,把见习连锻造成为一个正规的连队,才能在毕业后,把在院校学到的知识和管理能力用到连队中去。
刚开始, 李巴尔按部就班的带领着见习连,完成连队的各项工作:早上带领着见习连出早操,晚上集合点名,白天按照周计划执行。每周各班要组织班委会,排长要检查班委会情况。在这里插上一句,中队成立见习连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锻炼每一个学员带兵能力,将来下到部队以后,会计划安排连队工作、会抓部队管理而打基础,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方法。但是也有弊端。只设立了一个见习连连长、一个指导员、一个副连长,三个排长,其他的人就没有机会在这些位置上锻炼(那时部队没有副指导员这一编制),等毕业后,下到连队工作时,也不知道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排长他们的工作是怎样计划和开展的,工作起来就不会得心应手。只有他们连队的几个干部知道,工作计划是按照上级下发的月计划作出的安排。(营级计划是根据上级的年度计划,制定的月计划,以此类推),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每周的工作是根据什么而来的。这也难怪,级别不够,工作就不同。有些学员在入校之前,就连副班长都没当过,更别说安排计划连队工作,纯粹就是个菜鸟。
李巴尔根据这一情况,采取轮流坐庄的方法:今天你当连长他当指导员,明天他当连长你当指导员,像流水作业一样,不漏一人。同时要求每个学员要完成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每一个人按照月计划,以连长身份制定一份学习和工作的周计划;第二个任务就是每个人必须要以连长的身份,组织一次全连点名,要讲评当天学习和工作情况,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胆识。是的,有些同学在人多的场合,讲几句话都紧张的不行。李巴尔就告诉他们,那是你在讲话之前,没有准备好要讲什么,同时,又怕自己讲的不对,被别人笑话,畏手畏脚,没有意识到自己站在台上,就是一名指挥员,无论下面是站着是你的领导,还是你的同级,你都要无视他们,因为站在他们前面的,就是当下的发令施号者,此时的讲台,就是你的天地,要有这种自信,要目空一切,冷静的把自己想要讲的东西传递给大家。第三,每个人要组织一次连委会,排委会,班务会,让每名学员都明白,是怎样组织各级会议的。在会上该讲什么,怎么安排工作等等,毕业下到连队后,就不会像一只无头的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后,所有科目的理论考试全部结业,就准备外出进行实战演练。
教员把这次外出拉练的战术想定,分发到了各个见习连队,并要求每个见习连队按照战术想定,制作一幅连作战示意图,每个学员也不另外。见习连长的作战示意图,就是他部署这次野外拉练的战术想定,是由战术教员评估打分。讲解时,不准翻看战术想定,不得漏掉内容,必须运用军用术语,成绩才算优秀,也必须达到优秀,因为战场上没有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