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笑话,当然要笑上一会了。
赵默同样是一笑置之。
他之所以站出来,除了给“赵默科学家”站台之外,其实也是给反话语权的声浪助威。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当他站出来后,国内舆论场除了出现了“赵神对诺贝尔奖不熟”的名梗之外,更多的还是大家对于国外奖项、国外话语权的讨论以及正视。
大多数人再也不会因为“国外某某某说”、“人家国外怎么样怎么样”就听信,也不会因为这些故意抬杠,而是变得能够理性对待。
divclass=contentadv好的东西,我们学习、采纳,不好的东西,我们分辨之后予以嘲讽。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有这个效果就足够了~”
赵默让“小五”统计了一下网络上的舆情反映,虽然依然有那么些人软骨头,依然有那么些人为了杠而杠,但十四亿人里面他们只是极少数罢了,占绝大多数的还是能够做到科学认识国外的东西,觉得这就可以了。
神州大地尽尧舜,这种梦想可以去接近,但不能去奢求。
时间一晃来到了12月份,快要2018年了。
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的被他改变了,一切都和前世不同了。
各项科研工程都走上了正轨,赵默一如既往的忙碌。
双12这天,在全国人民“喜”迎又一个购物节的时候,一个来自“墨子”巡天望远镜科研团队的电话打到了赵默这里。
对方告诉他,墨子巡天望远镜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正式竣工了,即将投入使用,请他过去剪彩和正式启用。
“这么快就建好了?”
赵默很是惊讶。
天文台台长汪博院士亲自给他打的电话,听到他这话笑着回答道:“这还是多亏了赵院士您呀,没有您提供的建址,我们也不会这么快的。”
赵默笑了笑道:“原来是这样,那好,我安排下时间。”
建设地面巡天望远镜,建址的选择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需要多方实地考察。
他提供了建址所在,这个实地考察的时间是省了的,所以快点倒也正常。
毕竟在国内,随着强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普及推广,科研能力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强大。这个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方案上,同时也体现在速度上。
再配上有着“洪荒之力”的制造业生产力,一年多建设完成“墨子号”地面巡天望远镜倒也不算什么。
当天晚上,赵默便和汪博一块飞到了青省,然后第二天举行了剪彩,并正式启动运行。
现场,央视的随行采访团队进行了拍照和录像,以及相应的采访。
赵默没有出面,也没有暴露在镜头前面,全程由汪博对外大谈“墨子号”巡天望远镜建成之后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全世界拥有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学时域巡测设备,有望在高能时域天文、外太阳系天体搜寻、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同时,巡天数据还可以用于开展空间碎片监测,满足国家航天安全战略需求……”
这个时候,赵默在一旁观看着这巡天望远镜实时拍摄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大多数是黑底上有着密密麻麻的许多亮点。
每一个亮点,其实都是星体、星系或者气柱。
宇宙的研究,就是去研究这些照片,研究上面的亮点,从亮点的位置、形态等等参数研究出背后的物理现象,然后推导出一些科学原理来。
毫无疑问,参数好研究,物理现象也好研究,但背后的科学原理就难以推导了。
而且,有很多时候推导出的科学原理,不过是前辈们已经根据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然后靠着想象就推导出来了,譬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面就预言了很多东西。
刚过去不久的十月份的引力波的发现,就是通过天文观测然后再根据一些实验数据确认的,但科学原理早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了。
当然了,更多的科学原理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发现。
赵默并不认为他现在已经通晓了已知宇宙的大部分原理,他认为他知晓的不过是很少很少,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现。
这个时候,他一边看着这些照片,看着研究人员分析出来的结果,暗暗推算着,一边想着系统给出的那张神秘图片,做着对比。
可惜,一个小时后,当汪博接受完采访走过来,赵默也并未发现和神秘图片相似的东西。
“还是数据太少了~”
赵默心下想道,然后便向汪博提了一个请求:“这边的数据,帮忙实时提供给小五,另外其他天文台的数据能全部提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