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中军抵达,汉丞相亲入祁山(58求追(2 / 2)

这就是诸葛亮和马谡的区别了。

张郃心中骇然。

张苞扬鞭策马,声如洪钟。

城头的守卒听得惊惧不已,连忙去通知陇西太守游楚。

张郃得到了郭淮的传信,脸色大变:“汉兵主力在郿县,怎会再分兵陇右?”

“诸葛亮让马超出褒斜道为疑兵,主力去取兵力不足的陇右。”

稳定了民心后,游楚一面令人紧闭城门,一面遣快马前往凉州金城郡求援。

诸葛亮轻笑:“不瞒夫人,陛下乃是子干公的门人,昔日在徐州的时候,亦在康成公门下求学。康成公的门人孙公祐如今也在成都。”

“明府,我等是战是降?”

“若是我等在这个时候猜忌杨秋,反会中了马超的奸计。”

“得立即通知长安的孟达。”

“你也不用担心你在豲道城的亲朋,丞相早有命令,不可多造杀伤,这豲道城的士民,俺都会善待的。”

陈仓。

虽然处境危险,但游楚也未因此而慌乱,而是令人召来城内有名望的名仕、商贾、豪强等等。

“俺让你多跟名仕结交,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多读书,亦是为了让你明白名仕对郡县士民的影响。”

“这是要阻断关陇,图谋凉州!”

“阿父,杨定这厮逮着了。”张苞将杨定如死狗一般丢在张飞面前。

前往长安的信使不敢怠慢,一路交替行舟,昼夜兼行的赶到了长安城。

“若杀了杨陵,恐会让南安士民生乱。”

张苞见游楚不肯降,亦令快马去豲道城报信。

看着杨陵匆匆离开背影,张苞有些不理解:“阿父,为何要放杨陵离开?”

张飞听闻游楚不降,遂将豲道城的兵马合兵一处,一齐前往狄道城。

诸葛乔轻叹:“伯约兄幼年遭遇兵祸,其父姜功曹为了护卫郡守,与羌胡叛军力战而亡。”

游楚深谙人性,一面煽情,一面谈背景。

姜维等人,纷纷出城迎接。

“若诸位想要获取富贵,可拿我的人头去投奔汉兵,我绝不会怪罪!”

“我不奢求诸位能跟我一同死节,但希望诸位能助我坚守一段时间,让我不至于被刀笔吏们骂作无能太守,保全我以死报国的名节。”

在最初得知情报的时候,张郃还在笑杨秋愚蠢。

“杨秋这样的人,最重私利,他不可能因为跟马超是旧识就去投降刘备的。”

“承明兄,给你五千兵留守长安城,我亲自引大军去陇右。”

为什么培养马谡?

还不是因为没人!

北伐不仅仅是击败魏将,还得考虑治理和镇守,总不能管杀不管埋,只打城池不治理城池。

诸葛亮奇道:“这又是为何?”

诸葛亮笑道:“自然是遵从伯约的意愿。”

“只是伯约兄虽然敏于军事,却不愿为将,有些可惜。”

“统兵的杨定死了,太守杨陵逃了,俺只传檄,就可定南安!”

诸葛亮看中的,不是姜维现在的才能,而是姜维的潜力和年龄。

就差没直接跟众人说:我有背景!哪怕狄道城被围得水泄不通,也有人来救我;你们若是助我守城,大家一起获得封赏;你们若是不救我,我死了你们也别想活。

除了粮米外,府库的财物也是分毫不取。

“张将军,小人句句属实啊!”

“如今南安郡太守已经弃郡而逃,天水郡也被攻破,尔等若是早降,可免一死!”

诸葛亮不同。

“伯约兄不忍家中贤母妻儿担心,只能对外自称不愿为将,但心中却一直郁郁。”

游楚又深深的向众人深躬行大礼。

奈何能用的人才太少。

张郃当机立断,派遣亲信与郭淮的信使同往长安。

见了姜维的老母后,诸葛乔才知道为什么姜维不敢忤逆。

“这次赵将军让伯约兄统冀县兵马,伯约兄没有拒绝,更是气得姜伯母在家闭门数日不肯与伯约兄相见。”

“伯约有麒麟之才,我深为佩服,故而想征召伯约在帐前听命,不知夫人可否允许?”

“常人都以为,伯约兄是因为出身郡中衣冠,鄙夷武人,所以不愿为将。”

这个时候,豲道城留下兵马,容易让张飞的后方不稳。

顿了顿。

诸葛亮不慌不忙:“听闻姜夫人以郑学传家,想必也听闻过涿郡大儒卢子干。”

诸葛乔也很无奈。

来到冀县城中,诸葛亮认真的考察了姜维的兵法武艺,见其骑射精通,对用兵道理也是对答如流。

说完。

游楚扫了一眼众人,语气也多了几分冷冽:“诸位既然不愿杀我,那我为诸位出个主意。”

张郃这一生见过太多厉害的人物。

张苞拖着半死不活的杨定到来。

诸葛亮轻叹:“姜伯约有孝义之心,又有忠信大志,若是就此埋没,实在是可惜!”

“如今南安郡和天水郡皆已经投奔汉兵,他们必然会带着汉兵来犯我陇西郡,只要我等坚守不出,等援兵到来,汉兵自然就会退去。”

望着都有惧意的众人,游楚当即向众人一拜,道:“诸位,我自知名微德寡,当这陇西郡太守也不久,对你们没多少恩德。”

在最初的惊讶过去,张郃心中也泛起了跟郭淮同样的猜测:“不好!出大事了!”

如今游楚面临的处境,就如同昔日吕蒙取三郡时的零陵郡和桂阳郡一般。

“呵呵,真以为我是杨秋那个蠢货,能被马超的疑兵之计欺瞒吗?”

潘濬谨慎道:“子敬将大部分兵马带走,万一那杨秋挡不住马超,长安岂不是危险?更何况,杨秋跟马超又是旧识。”

“小人一开始都是劝杨太守投降的,可杨太守说我等家眷都在长安城,若是投降,家眷必遭屠戮。”

孟达又唤来苏则、费曜、夏侯儒等将:“苏将军,我与你两万兵,你引众将沿渭水速往陈仓。”

诸葛亮引主力兵马抵达。

现实给了张郃重磅一击。

游楚不肯降,那么打陇西郡就得耗费些时间了。

张飞也谨遵诸葛亮的吩咐,以攻心为上,对豲道城的官吏善加安抚。

诸葛亮仔细听了诸葛乔对姜维老母的介绍,心中有了计较:“无妨,待我考查姜伯约的才学后,再去见姜夫人。”

“可杨陵毕竟是南安太守,又是陇右名仕,麾下亦有不少门生故吏。”

在场的官吏士民纷纷变色。

同时又遣信使去向诸葛亮报捷。

要么是有才没担当,譬如廖立;要么是有才有担当私心重,譬如李严。

可以说,姜维自幼好郑学,都是受姜夫人影响。

就在此时。

不附和?

谁敢在这个时候冒头啊!

杨定见到张飞,连忙求饶:“张将军饶命,小人都是奉了杨太守的命令才无奈冒犯的。”

在此刻,张郃才真正重视诸葛亮,并将诸葛亮视为了跟田丰沮授荀彧同级别的智者。

张苞也率兵来到了陇西郡治所狄道城外劝降。

倘若能善加培养,这就是炎汉未来的中流砥柱啊!

诸葛乔经常劝诸葛亮,不要事必躬亲,诸葛亮又何尝不知道?

犯了军令,张飞那是真的会狠狠砍人的!

得了南安郡,张飞并未因此而松懈。

姜夫人想得很好,拜入孙乾门下,以后就能从文了。

“到时候,我们为本郡坚守了义节,定然可以获得封赏;倘若援兵不到,而汉兵又攻城很急,你们就将我绑了向汉兵投降。”

长沙太守廖立不战而逃,让零陵郡和桂阳郡不能及时部署防御,也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然而。

得到急报的孟达,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多了笑意:“诸葛亮竟然真的去了陇右!”

诸葛乔则是来到诸葛亮身边,并骑而行。

寒暄一阵,诸葛亮直言了来意:“如今炎汉新立,正是我辈英才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时刻。”

张郃想到了田丰沮授和荀彧,也是如此的深谙大略。

张苞凛然,拱手拜道:“孩儿谨遵阿父教会。”

“倘若拒降顽抗,天兵到此,必将尔等屠戮。”

“陈仓只有五千兵,我救不了陇右。”

张郃也坚信,只要把守住出秦川的几条要道,尤其是昔日韩信走的陈仓道,诸葛亮在南郑就不会有任何的作为。

豲道城内文武最大的官一逃一死,剩下的官吏根本不敢有异心。

杨陵吃了一惊:“将军,你真要让我离开?”

“故而姜伯母一直反对伯约兄习武。”

可惜,姜维学了十几年郑学,依旧辩不过姜夫人。

毕竟。

诸葛亮本就是心思玲珑的,姜夫人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的。

斟酌了用词,诸葛亮又道:“夫人,我以为身逢乱世,不能只好文事而忽略了武事。我有数言,请夫人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