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饥荒年月(1 / 1)

农历庚子年,1960年正月初九。

立春。

春节刚过,燕京街边的积雪还没融化。

临近傍晚,斜挂在西边的太阳,就像是毫无热量一样。

寒风一吹,寒意就像是针一样扎进肉里,扎进骨头缝儿里。

方岩骑着借来的自行车,穿行在燕京的街道。

时不时按一下铃铛,提醒行人避开。

今年的降雪量很大,所谓瑞雪兆丰年,但方岩没看到一点丰年的影子。

街边的人刚过完年,脸依旧菜色十足。

维持了一年的自然灾害,让普通人的生活异常的艰难。

近两百年来,每逢庚子年,都是天灾人祸不断的大灾之年。

所以民间就有流传“每逢庚子必大灾的说法”。

虽然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但在民间庚子年确实被许多人认为是不详之年。

而方岩知道,还有这种不详从今年算,还有两年才会好转。

从穿越过来已经有了半年时间。

方岩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他当时是在看《情满四合院》睡了一觉,睁开眼睛就穿越到四合院一个同名同姓的少年身了。

现在住在那满是禽兽的四合院里。

不过这会儿还没到电视剧开端的年代。

所以许大茂没结婚,秦淮茹刚嫁进四合院,她男人贾东旭也还没死。

傻柱这会儿也刚进红星轧钢厂厨房一年。

偷摸着从食堂带东西出来,也是前不久才生出的胆子。

时间一切都在电视剧之前。

暂时没什么参考价值。

他今年高三了,就读西城区这边的首都师大附属高中,跟院儿里傻柱妹妹何雨水是同班同学。

家里父母是军医,搞三线建设去了西部,因为是保密单位,已经好些年没音讯了。

燕京城的亲人还有个大哥。

大哥叫方朝阳。

是个警察,参加工作三年了。

工作地点在丰台那边,住在单位宿舍,不常回来。

听说有个对象,是长辛店二七机车厂的。

方岩没见过。

拐过一个弯,一路骑着自行车朝着四合院回去。

路边不少人眼巴巴的盯着他自行车篮子里。

因为那里面除了功能不祥的竹筒子,还挂着的满当当的一筐鱼。

约莫二十多斤。

这些鱼在这个时节,可是稀罕物件。

今天,他一个人跑到燕郊十三公里外的密云水库,用土质方法炸了些鱼出来。

忙活了一天,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往返了二十多里地,就是为了搞这点鱼。

没办法,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困难时期全国都在饿肚子,方岩这种更是困难。

他每天两顿,一顿就一坨米或者一坨面,条件好的可能会放点腌菜,三下五除二下了肚。

然后就像是石沉大海,惊不起任何波澜,完全没有一点饱的感觉。

像方岩同龄十七八岁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孩子,家庭条件不好的,更是饿的难受。

郊区的芭蕉根,田里红薯叶找就在昨年都被拿来充饥了。

到了今年,过年时候没什么吃的,甚至连喂猪的糠皮都被用来吃。

许多人饿的浮肿了。

全国市场凭票供应的东西逐渐增多。

现在燕京城,是全国唯一一个不用票买东西的地方。

周边的百姓都跑城里来买东西。

就连坐火车来燕京办事的人,也会想方设法买些肥肉,在办事单位食堂,炼成猪油装在搪瓷缸带回去。

燕京城里各处卖吃的地方都是排满了队。

新街口那边有个离这里很近的副食门市。

天天的排着长队。

一个拳头大的窝窝头,就要一块钱。

就这都还得排长队,这时候城里人普遍收入也就三四十块钱一个月,饿极了的人也只能掏钱买。

更可怕的是没钱的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倒毙在街头了。

肉和粮食的供应在粮站,那地方更是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

货柜也不用摆东西,车一卸货就得全部卖出去。

就这都还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到。

断货的次数最近也多了起来。

方岩知道等七月份,燕京城也得开始凭票供应了。

到时候挨饿会愈发常态。

方岩父母不在,全由哥哥养活。

哥哥每个月八号发工资,都会给他15块,让方岩去买粮食。

当天下午哥哥下班后方岩拿到钱,他就得晚就要去粮站外排队。

学着排队的人,放一个破背篓或者搬块石头占着位置,第二天早天没亮五六点的样子,自己再去把石头和背篓替下来。

然后一直排到中午才能买到粮食,这十五块钱方岩会留下一块,其他的全都换成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

没有系统的时候,堪堪能挺过一个月。

有时候还得想办法搞点其他啥野菜之类的垫吧垫吧。

每个月都得折腾这么一回。

远处胡同口,同班同学于海棠穿着一身鲜艳的红袄,早就等着他回来了。

“方岩!”于海棠对着方岩招手。

“这儿呢,方岩!”

闻声,方岩在街道口停下车。

于海棠已经迫不及待的走来了。

方岩骑得这车还是管她借的。

是于海棠她老爹的车。

于海棠比方岩还要大几个月,属于是班里漂亮的那一批。

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身材苗条,扎着一对长长的辫子。

因为方岩成绩好,平日里,她经常向方岩请教学习的问题,有时候一问就是大半个小时,每次方岩都耐心地给她讲解。

一来二去两人接触多了,班都在传两人谈恋爱。

甚至有人公开询问于海棠,到底是不是真的。

对此于海棠只是脸红地笑了笑,没有否认,但也没有回答。

但方岩知道于海棠是对自己有好感的。

于海棠她家里是父母是双职工,离学校近,在大家普遍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她总算在父母15号发工资后,第二天从家里拿些诸如肥肉包子、炸酱面给方岩补充营养。

就连平日里,又能给方岩带些花生瓜子之类的。

在缺吃的年月,这让方岩的身体,获取了不少必须的营养。

记得刚开始那会儿,惯常贫瘠的胃,经常因为受不了突如其来的肥油待遇,会没出息的翻江倒海。

每每此刻于海棠也不嘲笑他,只是叮嘱他吃慢点。

于海棠是班的文娱委员,歌唱得好,戏也演得不错。

在学校里的表演,基本都有她参与。

她告诉方岩,她的梦想是加入首都话剧团,站在最高的舞台为首长表演话剧。

对此方岩没有多说什么,原著里于海棠高中毕业后,就是进了红星轧钢厂。

在厂里的广播室里当了播音员。

这次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她的命运?

现在方岩自己也不知道。

“等久了,路不好骑耽搁了一会儿。”方岩将自行车架稳,一边对着于海棠解释道。

“没……没事,我也刚到一会儿。”冻红了脸的于海棠,声音都有些颤抖的撒着谎。

她起码在这儿干站着,等了方岩半个钟头了。

冷的嘴唇都在抖。

方岩没有拆穿她,而是将车篮子里的空炸药管和鱼取了下来。

大方的剩了一条最大的鱼,留在了篮子里。

起码六七斤。

提自己剩下的东西,方岩对着于海棠说道:

“拿条鱼尝尝,天气冷赶紧回去吧。”

“今儿谢谢你的车了。”

说完冲着于海棠微微一笑,转身就离开了。

于海棠张了张嘴,还想说点什么。

看着方岩离开的背影远处,她脸露出几分纠结和懊恼。

直到方岩的身影消失在胡同里,她才缓过神来。

看着自行车和车里的鱼,哭笑不得的叹了口气,嘴里嘟囔道:

“方木头!”

而她不知道的是,刚走进四合院的方岩脑海里,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声音:

【叮!累计拒绝于海棠暗示三次,获得奖励礼包,是否开启?】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