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谁家祖上还没传下来点东西(2 / 2)

再启仙途 朽木为工 1273 字 7个月前

下一刻,心中再度怦然雀动,但又立即被冥冥之中的某股力量给强按了回去,直教人怅然若失

心情不爽之下猛得一个翻身,随即就听到‘咔吧’一声,似是木板断裂,下一秒,只听一声惨叫在幽静的夜幕中传出去老远。

“哎呦!我的老腰啊!!!”

楚亦扶着腰挣扎着起身,在黑暗中摸索着打开了灯,屋内恢复光亮后,只见原先纯木大床中间的床板已然断成两截,掀开被褥一看,却见木床中间似有夹层,其长短宽窄高低足可让一个成人躺入其中,在夹层中间则摆着了一个长方木箱的,想来就是这玩意儿差点搁断了他的老腰。

“箱子?”楚亦满脸疑惑的将断裂的床板彻底掀开,只见一个两端系着皮革肩带的长方木箱就出现在他眼前。

可能是时间太过久远,皮革肩带已然断成数节,老化得不成样子。

于是楚亦就抓着箱子两侧将其提了起来,入手不轻,里面似乎是装着什么东西。

随着箱子被晃动,其内部竟传出一声似是铃铛般的嗡鸣,声音清悦,灌入双耳,恍如风铃,亦如警钟,闻此铃声,心中杂绪,为之一清。

等到将箱子放到空阔处后,这才得见全貌,箱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像是以前赤脚医生常背的药箱,而正面上以笔刀刻划着的八个字则更加坐实了它的身份......‘莫忘医心,病患为重’。

楚亦看着箱子,并未着急打开,反而想起了爷爷曾经跟他说过,楚家祖上世代行医,在吴越一代颇有名望,只是后来家里横遭大祸,太爷被人抓走后莫名其妙的就暴毙了,只留下太奶带着当时尚且年幼的爷爷匆忙逃回乡下老宅避难,所以未曾留下传承

思虑片刻后,楚亦决定将其打开,翻开盖子就看到了一个精致长匣和各类物品——蜡烛火石,针头线脑,各类小刀若干,以及一个一侧凸起八卦图案的圆环铃铛,另一侧则是祥云纹案,并且还刻着‘三济堂’的字样。

常听郭老师相声的都知道,这玩意就是古代行脚郎中手里边的串铃,它还有一个比较霸气的名字,名曰‘虎撑’。

楚亦先是拿起了那个精致长匣,推开一看,只见里面鳞次栉比的排着数十根银针,时至今日依旧雪亮如新,针尖如芒!

“嘿,看来祖上还真是个大夫啊!”

楚亦轻笑一声,合拢长匣放置一旁,察觉到药箱之中还有底层,于是便掀起了最上面的一层。

只见药箱底层中整整齐齐的码着六块课本大小一指薄厚的木牍,以及一本早已泛黄的厚重书籍,书籍封面则用墨笔工工整整的写着《医方诊案手录》六字,至今还清晰可辨。

楚亦先拿起木牍,打眼一瞧就察觉到这东西有些年头了,上面还有用墨水刻写着上千个蝇头小字,皆是古文繁体,好在他以雕刻为业,故而识得古字颇多,但是连字成句却不解其意思。

不过从右往左,自上而下,那五个单独成列的古文倒是简单好认,名曰《青囊想尔注》。

“青囊...想尔注?”楚亦暗自念叨了一句,随即满脸震惊道:“这该不会是华佗所写的青囊经吧!?这可是文物啊,得好好保存!不过留着好像也没啥用,上缴吧又舍不得,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买家......且先留着吧。”

平复心境后,楚亦将剩下五块木牍依次排开,仔细打量一番后,发现这五块木牍各有七个小人图案,并且还标注着经络穴位,木牍后面也刻写着一些繁体古文,最开头的倒是都好辨认,分别是虎形、鹿形、熊形、猿形、鸟形。

楚亦见此,不由得嘀咕道:“五形真解?嚯,这该不会是什么武功秘籍吧?看着挺像是现在流传甚广的‘五禽戏’,字倒是大多都认得,可连在一起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