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尘子的黄老学派。
本质上就是希望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下,维持住帝国一统。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忘尘子所言确实是有道理的。
比如刘邦开创汉朝之后,一开始施行的便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俗称:郡国制度。
尽管后续也爆发出了七王之乱。
但最起码让汉朝得以延续。
反观大秦……
在一统之初便全面推行郡县制,结果出了个二世胡亥,还有赵高各种瞎折腾,最终加速了大秦的彻底崩溃。
我们假设大秦施行的乃是郡国制度。
赵高还敢那般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嘛?
靖难锄奸!
可不是开玩笑的!
赵高就算闹翻天,也不敢当着天下诸侯的面,把二世皇帝给杀了。
因此。
根据历史便可得出结论,分封制在大一统帝国建立的初期,可以起到镇压地方和拱卫中央的积极作用。
但往往三代以后,就会产生分裂。
进而爆发诸王之乱。
中央朝廷如果挺得过去,那就能够继续绵延正统。
挺不过去……
稍好一些的情况,是出一个明朝永乐大帝。
反之。
也可能变成司马家族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神州陆沉。
但大秦可以提前把北境匈奴打废,削弱外族入侵的风险。
这么一来。
帝国前期施行郡国制度,便优于单行郡县制。
于是。
“嗯,有点道理。”
许尚十分难得的跟忘尘子达成了观念上的一致。
须知。
平时两人都是犯呛到不行。
当然!
理论层面分析的再怎么完美,最终也还是得考虑到现实情况。
大秦的庙堂老派们能够接受重启分封制吗?
哪怕只是中原行分封,关中行郡县。
国尉屠雎等人也是难以接受的!
这涉及到了个人灵魂信仰、根本利益和朝堂话语权的争夺!
儒家博士派系单靠嘴皮子,是争不过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的。
即便淳于越拉上了长公子扶苏也没用。
因为大秦并无明确的长子继承制。
你扶苏如果太过于倾向儒家和中原人!
那我们关中老派就会选择拥立别的公子……
历史上始皇的儿子共计有二十三个。
其中十八世子胡亥受到了法家李斯的启蒙,后续尊中车府令赵高为老师。
而赵高之所以被嬴政看重,一是秦小篆写得好,二是精通法条律例。
也就是李斯和赵高都是法家派系的。
同时法家又以军功为绝对核心。
关中勋贵和军武勋贵、老氏族、嬴族宗亲肯定都站胡亥。
历史上扶苏又有什么呢?
无非就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派系和军武蒙氏一族……楚系秦臣派系历史上被横扫出局了。
如此!
扶苏和胡亥若真打起来。
扶苏未必能占多大优势。
二十万长城军团有很多都是关中精锐,他们不见得就一定听从蒙恬的指挥,去造二世皇帝的反。
论威望。
通武侯王贲也一定比蒙恬更强!
根本无解。
当胡亥、赵高矫诏篡位成功的那一刻,甭管扶苏怎么选,都是必死之局。
……
回到此刻。
当许尚对忘尘子的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表态认可有点道理之时。
嬴政若有所思。
蒙毅闷头吃饭的动作也为之一顿。
徐福和许负面面相觑。
国尉屠雎则彻底黑脸,他深吸一口气,无比严肃的道:“夫子,忘尘子,晚辈实在无法苟同以任何形式重启分封制!”
许尚:“……”
忘尘子:“……”
国尉屠雎说着,忽然端起手边的酒壶一饮而尽。
烈云烧!
壮人胆!
屠雎趁着酒劲儿接着道:“我今晚明人不说暗话……所谓中原民心,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嘛?”
“为何我们一定要获取中原人的认可?只要我们足够霸道足够强,他们就不得不选择臣服!”
“若按照我所设想的方略施行,在杀尽六国余贵和中原遗老遗少之后,便可顺势收缴他们的所有家资财产充公!”
“尔后再顺势剥夺六国黔首的各项权力……比如他们不得拥有自己的土地,包括经济、教育、建设、思想等等都得受到我们的严格管控和分化!”
“甚至我们可以用六国奴隶和刑徒,去与匈奴、大月氏做交易,以换取牛羊和马匹……进而控制中原人的总人口!”
“至于普及文字和秦法,完全就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中原黔首子嗣本就不应该学习任何大秦的文字和律法!”
“包括六国原本的历史、文字、习俗、思想,也都要统统抹除,或者收缴深藏起来,永不得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