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式的飞行员们在地面和发动机空转的时候,使用无线电通讯就很清晰,然而一到空中,或者发动机挂挡扣上螺旋桨,无线电通讯立刻就成了废物。
尤其是他们现在用的都是仙童原装半导体。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一想就能知道,就是电子干扰下的频率入侵。
然而这个问题,一直到四年以后,日寇在太平洋战场被揍成死狗,零式更是成了空中打火机,一个普通的零式飞行员冢本佑造,才找到了问题的根结。
说白了就是发动机火花塞的电磁噪音,与机载无线电频率相近。
解决的办法更简单,在相关重要部件外面做一个电磁屏蔽套子,困扰整个零式飞行员的无线电通讯问题,就自然而解。
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是44年底,距离东洋举白旗投降的时间,也没有几个月了。
——
直到这次咸阳空战,当伊-16机高速俯冲打击下低空层的Ki-27的时候,叶浩然才突然有点醒悟,其实假如用伊-16/10型,机翼带两门20mm施瓦克机炮,和东洋的零式遭遇,真正的鹿死谁手,还真是未为可知。
当时伊-16在一定精度射击下的俯冲速度,已经超过了90米/秒,逼向100米/秒,时速超过了330千米/小时,直奔360。
虽然在那个时候驱逐机的操纵变向已经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去扳动操纵杆以及减速板等通过切割风力线实现战机变飞,可并不是不能这么做,而且机头的两挺7.62毫米施卡斯机枪,在射击精度上却依然保持的很好。
零式战斗机的俯冲速度和16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一超过350以上,就变得机动性很差。
在这种速度下,16机扳动操纵杆就跟扳牛角一样的困难又危险。
而同样零式战斗机也是不敢进行猛烈的变化操作,不然很容易把战斗机拧的变形。
还有就是零式的油箱位置,更是让人迷恋的射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