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白长官估计的那样,日军在占领宾阳后也是没有再继续的进攻,而是在看到支那政府第四战区进攻南宁的部队都撤退后,为了避免孤军深入遭到华夏军队的包围打击,主动的放弃了宾阳和昆仑关等地。
日军的这么做也是非常明智的行为,因为只有将所有的部队撤回到南宁附近,把战线缩短,才能让支那政府第四战区无法找到合适的攻击作战方向,守住南宁及近郊的一些地区,保证这次桂南会战的胜利果实。
毕竟,日军此次桂南会战的重要一点战略目标,那就是切断华夏政府的最后一条海上补给通道,现在只要保住南宁,那这次桂南会战的战略目标就是完成了,会战的结果也是以自己的胜利而告终的。
随着日军的撤离,华夏第四战区也是命令部队收复日军已经放弃的地区和城市,直到南宁近郊附近和日军对峙了起来,第四战区司令部的大佬们也是非常清楚,以目前第四战区已经疲惫的各个部队目前的兵力,是无法攻击南宁并将日军赶出桂南的,能尽量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政府最高层也是看到桂南战场上已经很难取得突破,海上的国际交通线也是无法打通,加上在三镇的日军第十一军那边新上任的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最近不太安分,让政府最高层觉得把大量的政府嫡系部队放在桂南实在是浪费。
于是,政府最高层一纸命令,将政府嫡系部队基本都调派回了原驻地,回归到开战之前的各个战区,准备防备参加对日军第十一军的作战行动,而桂南方面,就交给桂系自己去弄吧,这下让桂系自己想避战保存实力都做不到了。
在三镇会战后,日军虽然是成功的占领了三镇,但此时日军整体已经处于过度延伸的状态了,日军多数的常备师团和后备师团现在都已经投入到了前线的作战中。
不过,日军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华夏进行作战,却一直没能摧毁华夏政府的嫡系主力部队,而且,虽然日军占领了华夏的大部分精华的地区,但华夏政府仍旧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这让日本政府发现,日军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了开战之前他们一直想要避免的持久作战的深渊之中,这对整个日本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
日军在枣宜会战后,也是迫不得已的将进攻停了下来,以免巩固占领区,以免采取局部攻势,对华夏政府施加压力,希望能逼迫华夏政府同意日本的和谈条件,因为,随着占领区的不断扩大,日军的兵力实在是不够了,就连本土紧急组建的预备师团都赶不上前面的需求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