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经过互联网这一波发酵,倒是让雍县戏曲迎来了一波小阳春。
毕竟平口窝班名气再大,也不是谁都能看到。
在这一波现象级戏曲热度下,不知多少人被勾起了情怀,为此专门去看一场大戏也不足为奇。
戏曲的壮大,也意味着老郎神香火的鼎盛!
这日,雍县悄然来了一位中年道人。
他说是道人,瞧着更像是皇帝,一身明晃晃的黄袍,端是富贵华丽,气质非凡。
他进了城,便直奔雍县最大戏楼:
——怀瑾戏曲社。
进了戏楼,他随意挑了个位置,便在大堂小厮的茶水伺候下,看戏听曲起来。
怀瑾戏曲社不愧是雍城最富盛名的戏楼。
一曲唱腔委婉高亢,听得这位黄袍道人摇头晃脑,端是享受。
“好!”
一曲罢,漫天铜钱,碎银打赏上台。
台下更是议论纷纷。
“不愧是康先生,这女儿腔绝了!”
“是啊,假寐闻之,声音婉转滑烈,动耳心摇,若不睁眼,还当是女人嘞!”
“哎,我听说那平口窝班的老班主,也会女儿腔?”
“咦!乡野戏班,哪有康先生厉害?不过是云礼道人抬举罢了,一群附庸风雅之人,还真以为看了平口窝班,就是神仙了?告诉你,咱这才是真正懂戏听戏之人!”
“说得好!”
黄袍道人听着身旁酸溜溜的议论声,眸光闪烁。
半晌,起身离去。
出了戏楼,身影落入人群,须臾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寻那平口窝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