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钱粮都落入朕的手中,大臣怕是要弹劾朕与民争利。”
在看完了陈道递上来的章程之后,刘禅神情变化数次,才缓缓道。
他真的很想要这么一笔钱粮,但是他却知道这么多钱粮落入他的手中,一定会惹出是非。
尤其是那董允,不用想就知道会跑到宫中来劝谏他。
而陈道闻言则道:“只要臣主政,没人会弹劾陛下与民争利,哪怕陛下拿的再多,也不会有人弹劾。”
看到陈道说的如此自信,刘禅询问道:“你确定真的不会有问题,董尚书他们不会跑到宫里来骂朕吧?”
“董尚书不会有任何意见,这份章程,有他的批红。”陈道闻言道。
刘禅闻言翻看起来了手中的章程,果然有侍中守尚书令董允的印章和批红,刘禅像是第一次认识陈道一般,道:
“卿果真是治世之能臣。”
刘禅见过很多人,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能够让董允在这么离谱的一份章程之上用印,从董允做他的太子冼马的时候,这家伙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即便是黄皓很能讨他的欢心,也奈何不了董允,时常被骂的满头大包。
但是陈道竟然能够在不耽误国事的基础上,让董允同意弄如此多的钱粮讨自己的欢心,这哪里是黄皓能够比拟的。
“陛下赞缪了,还请陛下将这些章程全部用印,臣还要将这些下发。”陈道闻言则是不紧不慢地道。
“好好好,黄皓。”刘禅随即看向了黄皓。
黄皓随即应声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