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晚,只要来了那么就不晚。”中年男子笑着道。
陈道随即明白来的人正是董允,蜀汉后期费祎遇刺身亡之后的第四位蜀汉丞相,也是蜀汉最后的丞相。
蜀汉前几位丞相全部都是权臣,但是他不是,然后他就成了最后一位。
或许他最终也没有弄懂,一个国力弱小的国家,更加需要只有一个声音才能够保卫这个国家。
不过董允这辈子也不用弄明白了,因为他来了。
而在董允走过来之后,另一边,一道比董允看起来更加年长的中年人也似乎听到了声音走了过来。
诸葛瞻看到这位年长的中年人之后,道:“见过陈内侍。”
陈道随即明白这位就是历史上那位有名的陈祗,史书上写他与黄皓私交很不错。
但是却一直压制着黄皓的官职让他止步黄门丞。
在参考诸葛瞻对陈祗的描述,这个人应该算是一个半忠半奸的人。
而此时,诸葛瞻为陈道介绍道:“这位就是尚书台的录尚书事董允,而那一位则是陈祗。”
“这位是?”董允看向了陈道,询问道。
“这位是散骑侍中,陈道,陈神通,我的好友。”诸葛瞻随即道。
“听过,今早陛下下了旨意,让我们最近半个月配合散骑侍中的一切动作,更让我诧异的是,大将军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竟然没有任何异议,看来这位散骑侍中很不简单。”
董允打量着陈道,似乎想要知道这个年轻人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陛下下令整个尚书台配合他的动作。
甚至连一向被称为权臣的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祎,也默许了这次陛下的命令。
而陈道也感受到了董允的疑惑,看向董允道:“董尚书似乎对我有很大的好奇。”
“没办法不好奇,你这个年纪,陛下竟然将一国政事交给你来做,我在你这个年纪,还在读书,你究竟是怎么说服陛下的。”
“很简单。”
陈道看向了董允,敲了敲自己的脑袋,道:“我昨晚给陛下说,满朝文武都是酒囊饭袋,要让陛下看看有才能的人怎么治国的,半个月内,如果不能让大汉富强,那么就取下我这颗头颅。”
董允闻言沉默了片刻,道:“现在我在怀疑你是疯子。”
“那就让你看看伱眼中的疯子,是怎么办公的。”
陈道看向董允,道:“我要尚书台所有灾荒的上书。”
“好,那我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