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票拟与内阁制度(1 / 2)

参加完军队代表的讨论会,刘禅又马不停蹄到了政府这一边的讨论现场。

政府讨论会重点在于机构改革。

刘禅要兼任丞相,那之前开府的前将军,左将军怎么协调呢?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刘禅见大家见仁见智争执不下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以后京里和地方上的政务、军务奏折递到内廷后,由朕御览后发给‘内阁’。”

“内阁是一个什么部门?”

大臣们都第一次听说,不能理解。

“内阁是由三到五名朝臣组成的一个秘书班子,它的职责是对奏折里的军国大事拟出处理意见,写在一张小票上。”

“这道程序就叫‘票拟’。”

“票拟后的奏折再回到朕这里,朕根据票拟的内容对奏折进行批复,再发向京里的相关部门或者地方衙门处理。”

“这道程序就叫‘批红’。”

因为皇帝批折子都用的是红笔。

刘禅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让大臣们都明白了机构改革后的朝廷运行方式。

以前是各部门、各地方有事报到丞相府、前将军府或者尚书台各部门,一般政务就由这些机构直接处理了,不用上报皇帝,只有极少数大事才报皇帝批准。

一件事是否报皇帝就由这些部门的长官自己把握,没有标准。

而改革以后,所有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先报皇帝,皇帝再让内阁提出处理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也可以直接处理不给内阁参谋,也可以不处理把奏折束之高阁,这就叫“留中”。

刘禅是把前世大明的内阁票拟制度照搬过来,以加强皇权。

不过这样的话,皇帝就要当劳模,每天要批很多折子,也是很辛苦的。

听了刘禅的介绍,有些敏感的人立即就意识到,内阁这个新机构以后的权力会很大。

它是联系内廷和外朝的纽带,既要向皇帝负责,又要向外朝负责。

“至于内阁的人选,暂定三人,朕将在最后一天的闭幕会上宣布。”

刘禅又留下一个悬念,离开了会场。

。。。。。。

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建兴七年的朝政扩大会议终于到了闭幕会的时候。

刘禅再次在热烈的掌声中进入会场就座。

今天有所不同的是,刘禅没有穿龙袍,而是穿了一件朴素的七年式制服。

就算朝臣们穿的只是常服,和刘禅的七年式制服相比,也是华丽奢侈得多。

刘禅决定以后自己要多穿七年式制服,让这套服装流行起来,以引领整个国家在穿着上大讲艰苦朴素,把布料都节约下来用于出口,蜀汉的纺织业是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经过三天的会议,我们都统一了思想,制定了一年的工作计划,会议结束以后大家就要把此次大会的精神带回去,传达到大汉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角落。”

“朕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奋斗,在伟大的建设当中再立新功。”

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过后,刘禅宣布了内阁人选:

前将军李严、左将军吴懿、镇东将军蒋琬。

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刘禅提拔蒋琬为镇东将军,入内阁。

刘琰落选了,坐在主席台上的他,脸色难看,台下的代表们也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人性总是更愿意分享别人的失败而不是成功。

《大汉时报》当然又出了一期对大会的报道,钱酸子在读到“把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让老百姓吃上米饭肉汤。”的时候,周围的群众都自觉地拍手。

“不打仗了,再也不用‘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陛下说得多好啊,说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里。”

“皇帝陛下是咱百姓的贴心人。”

“有这样的皇帝,是老百姓几辈子修来的好福气。”

“听说陛下在会上都穿七年式制服,没有穿龙袍。”

“真的吗?七年式制服很便宜啊,陛下太节俭了。”

“我要去商店给全家人都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