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南郊春耕(1 / 2)

二月三十日,最后一天,参会的官员们突然接到来自内廷的通知,三月初一全体集合到成都南效参加活动。

所有的官员都感到奇怪,不是说三月初一就要召开朝会吗?怎么又去南郊,会议到南郊开?可是那里并没有会场。

有人立即向内廷中的熟人打探情况,但这次内廷的人口风很紧,没有人透露一个字。

所有的大小官员在猜测中熬到三月初一清晨,按照通知的规定,一起到皇宫门口集合。

众宫来到宫门,只见已经有几十辆马车集合在此,另外还有一些马夫牵着马。

董允让众官列队站好,拿出花名册点名。

全部到齐,无人缺席。

“各位大人,现在我们就出发去南郊,愿意乘车的四人一车,不愿意乘车的就骑马。”

董允大声对官员们说道。

众官散开,有的登车,有的上马。

一百多人的队伍在羽林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向南门外出发。

李严和儿子李丰坐在车上,另外两人是孟光和民曹尚书蔡敏。

在颠簸的车中,孟光问李严:

“李将军,这董允让我们去南郊做什么?我去问他,他还神神秘秘地笑而不语。”

李严半闭着眼睛,一副闲庭信步的样子:

“孝裕淡定,南效一会儿就到了,马上见分晓。”

其实李严的内心也是七上八下,本来想着今日朝会就能揭晓丞相之位,没想到又上演了这一出,这皇帝的心思是完全猜不透了。

最让人感到不适应的是,以前有事,内廷总会从宫女、太监或者侍卫中传说小道消息,但现在不行了。

所有的人都守口如瓶,以前自己安插的线人莫名其妙地就消失了,也不知去哪里了。

在李严所乘车辆的后面,就是吴懿和吴班两兄弟的马车。

“大哥,宫里就没一点消息?”

吴班问吴懿。

吴懿摇摇头:

“我昨天想进宫探望太后,也被挡了回来,说太后在养病,暂不见外客。”

“李正方有什么动作?”

吴班指了指前面的马车,问道。

吴懿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又指了指前面赶车的车夫,意思是隔墙有耳。

经过小半个时辰的颠簸,官员们到达了目的地。

一百多个文武官员下车列队,举头四望,周围都是大片的农田,田间地头有星星点点的农人正在翻新土地,进行春耕。

董允带着大家走下官道,顺着田间小路,向农田深处走去。

远处的农田有两个农民正赶着一条水牛,在沼泽一样的水田里翻着田土,两个人都戴着遮阳的斗笠,穿的却是新出的七年式制服。

两人的裤脚都挽到大腿,身上溅满泥水,一起扶着犁头,一个人抽了水牛一鞭,那水牛更加卖力地拉着犁,把脚下的泥土像开花一般地翻涌上来。

在这块水田的旁边,站着黄皓和一群太监,都穿着七年式制服,每个人脚蹬草鞋,裤腿也是挽起到小腿,像是干完活儿在路边歇息。

董允招呼大家停下,驻足观看田里的两个农民耕田。

官员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出身,虽然受的教育是要重视农桑,但真到了水田边上,有的在走小路的时候不小心被泥水弄脏了鞋袜和官服的下摆,心里非常厌恶。

有站在后面的人不满地说:

“一大早起来,坐半天车,到这里看两个老农犁田,还把我这身官服搞那么脏。”

“简直是吃饱了没事干。”

“乱弹琴,我等哪个不是一堆公务等着处理,跑这里来浪费时间。”

“我早饭都还没吃呢。”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时候,那水牛犁完了田,两个老农赶着水牛,向着大臣们的这一边走过来。

到了田边,一个老农把犁头解开,牵着水牛上了田边的田埂。

另一人也放下犁头,跟着上了田边的小路,田边的两个农民接过水牛,牵到一边去吃刚冒出头的青草。

后面的农民光着脚,躬下身体用田里的清水洗了洗脚,再打直身体,摘下了斗笠。

正是刘禅。

一群蜀汉的高级干部都张大了嘴巴。

刚才阴阳怪气的人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而没有说话的人心里暗想,幸好没说怪话,祸从口出啊。

刘禅对大家笑了笑,又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才说:

“这驾牛犁田也是一门大学问,朕刚下田的时候,犁头都扶不住,这牛也不听使唤。”

幸好在老大哥的帮助下,才勉强能跟得上节奏。

官员队伍中不知是谁在后面叫了起来:

“董允,你怎么能让陛下干农活儿,你这个侍中失职,我要参你。”

刘禅听了,收起笑容对大臣们说道:

“朕怎么就不能干农活儿了?我们吃的米就是靠农民辛苦耕种出来的。”

“种地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可以没有人坐在衙门里批文件,但不能没有人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