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对北伐(2 / 2)

“魏军东下,关中空虚,正是北伐的好时机。”

按照原来的历史,此时刘禅就同意北伐,让诸葛亮自己去折腾。

现在不同了。

“上次北伐倾全国之力,还是败了,短时间内再打,有胜算?”刘禅蹙眉,像是在认真思考,“朕听说魏国是大将军曹真镇守关中,上次也是这厮让我军吃了大亏。”

听见刘禅揭短,诸葛亮脸色微变,赶忙道:“陛下,上次是老臣错用了马谡才导致失利,这次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方将军意下如何?”刘禅转问李严意见,李严字正方。

李严坐直身体,拱手回道:“臣已和丞相商议,此次北伐,臣准备了充足的粮草。”

李正方是老滑头啊,只说自己粮草准备充足表了功,打不打得赢不说不担责任。

诸葛亮有点生气,声音提高了一些,又道:“陛下,臣跟随先帝南征北战,想当年赤壁之战,曹贼八十三万水军,也在谈笑间灰飞烟灭,而今天下三分,我朝兵强马壮,必能问鼎中原,兴复汉室,完成先帝遗志……”

吧啦吧啦,诸葛亮又是一番政治正确的长篇大论。

李严在一旁看着茶杯里翻滚的茶叶,心不在焉。

刘禅等诸葛亮说完,喝了一口茶说道:“据朕了解,曹魏人丁500万,且耕地广大,钱粮充足,可征发五十万大军,而我大汉仅有90万人口,维持十万大军都力不从心,国力相差巨大。”

刘禅抬手示意诸葛亮不要打断:“短时间内对曹魏发动两次进攻,本朝百姓恐怕很难支撑,能否暂不北伐,明年秋收后再议?”

刘禅出人意料的反对让诸葛亮和李严措手不及,一时两人也找不到应对的话,殿内空气一下就紧张到极点,有一丝火星也许就会爆炸。

诸葛亮完全对刘禅的态度没有准备,按照惯例,只是例行请旨,绝没有想到刘禅会提出不同的意见。

他只是觉得从惩处华贵妃到今天,刘禅就像换了一个人。

诸葛亮太不习惯被刘禅驳回请求,作为蜀汉事实上的一把手,如此重大的决策必须出自丞相府而不是皇宫。

诸葛亮继续进谏:“陛下,臣昨天已和文武大臣议定北伐之事,全军全国上下磨拳擦掌,团结一心,就等陛下下旨北伐。”

“正所谓气可鼓,不可泄。士气高昂的时刻,不能向将士们泼冷水,让士卒寒心。”

这是典型的用群众意见来要挟领导。

“朕并不知道昨日相府的会议,没有收到奏折。”刘禅不紧不慢地说。

李严一惊,陛下想亲政?

诸葛亮也听出了刘禅的不满,但丞相开府是汉代的惯例,相府议决的事奏报皇帝下旨即可,这是祖制。

刘禅已经把谈判的橡皮筋蹦到最紧的程度,再用力就要断了。

再谈下去很可能会谈崩,现在刘禅已经表明了态度,但诸葛亮需要时间去消化。

刘禅主动松了松弦,提议道:“相父,朕昨晚没睡好,脑子不清醒,这事也不急在今天,不如就到这里,改日外议?”

李严说好,诸葛亮也有点回过神来,两人躬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