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当时我还让刘芳来,她不来让她后悔去吧。”
陈诗雨不想招一些奔着利益来的,她严重声明道:“这里的事情我希望大家守口如瓶。”
“放心吧,肯定不和她们说。”
“对,机会给了,是她们自己不来。”
“嫌这里穷这里苦,那就在城里享福吧,农村装不下她们。”
她们曾经都有一样的梦想,帮助那些女孩子们走出大山,让她们有机会改写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在下过乡之后,都改变了主意,她们受不了农村穷苦,觉得待在农村就是断了自己的前途,所以她们拒绝了陈诗雨的邀请。
人各有志。
她们不愿意来,陈诗雨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若是知道了这边的情况再来,她们为的不是教书育人,而是这边的好条件,她们来了也不会对孩子上心。
陈诗雨带着她们参观了一圈,每个人的嘴巴都没闲着,完全被这里的美食折服。
大家对美食街的老板好奇极了,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想出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而且这样的经营模式,她们闻所未闻。
如果这样的经营模式复刻到市里,那绝对会爆火,城里人比农村人有钱,会挣的更多。
在别的地方开美食街,姜瑜和周衡之商量过。
就以高村这样的模式,先复刻到南县去,然后再慢慢向其他城市发展。
姜瑜和周衡之两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就想着培养一批管理人员,她和周衡之只负责投资,经营则是交给管理人员。
陈诗雨带着老师们来找姜瑜时,她正在和宋盼归算着这个月的营收,聊着农家乐的进程。
农家乐是姜瑜和宋盼归两人弄的,利润对半分。
看到陈诗雨领着好几个年轻的姑娘过来,姜瑜放下手里的笔,站起身迎上去。
那几个姑娘嘴里还塞的鼓鼓囊囊的,手里拿着奶茶。
“小鱼,这是新来的老师们,我带她们去美食街转了一圈。”
“欢迎你们,我是姜瑜。”
陈诗雨在路上和她们提过,她最好的朋友叫姜瑜。
既然是陈诗雨的好朋友,那就是她们的朋友,大家纷纷向姜瑜介绍起了自己。
“晚上去学校食堂吃吧,我让人送点吃的过去,食堂那边安静,空间也大,咱们就不去美食街和那些人挤了。”
姜瑜扭头和宋盼归说:“盼归姐,晚上你带着思思一起来。”
这些姑娘以后就是思思的老师了,宋盼归自然要和她们打好关系,以便能及时了解思思在学校的事情。
“诗雨,你先带她们回去洗洗澡换换衣服好好休息一下,我去准备一些吃的喝的,晚上咱们好好喝一杯。”
往回走的路上,离着陈诗雨最近的那位姑娘,压低了声音问:“诗雨,你的那位朋友雷厉风行的,能让人把吃的给咱们送到食堂去,她该不会是老板吧?”
陈诗雨眼眸中闪过一抹惊讶,这丫头挺聪明啊。
“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老板,村民们占的都有股份,小鱼和他们关系处的比较好,所以让人送点吃的喝的,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姜瑜是幕后老板这件事,大家守口如瓶,免得被有心人抓到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