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如今回去了,陛下可曾提及这荆州由谁来接替?”
夏侯信要被调回洛阳的消息传开,夏侯霸和夏侯荣就立刻赶来询问。
“伯仁会过来督荆州诸军事。你二人且记住了,好好屯田,好好练兵,这水军不是一蹴而就的,非十年不能成功。”
夏侯信在荆州三年,和邓艾那边一样推行屯田,这中间起了不少的波澜,可还是将屯田只是推行了下去,为此还特意调集兵马,将整个战线前移。
又书信联络曹真,让他多派斥候和间谍潜伏进入蜀中,一来散布刘协未死,退位之后封山阳公,而且汉家宗庙香火不絶,另一方面又派人去联络蜀中的本土势力,说是只要肯投降,就确保他们在蜀中的地位不变,并且族中子弟可以入朝为官。
目的就是让巴蜀的本土士族不停的给诸葛亮扯后腿,也逼着诸葛亮对巴蜀士族动手,只要蜀中自己乱了起来,那进攻巴蜀才有机会。
其中李严在刘禅称帝时,因为和诸葛亮意见不合,结果现在蜀中分成了两派,其中李严占据永安一线,而诸葛亮则是占据成都梓潼。原本夏侯信和魏延想趁着这个机会,先拿下李严再说,结果却被李严设计败了一阵。这中间更是发现了一个故人——司马懿。
司马懿在逃出洛阳城后,一路南下,在荆州逗留了半年,最后决定进入巴蜀。至于不选择东吴的原因,以司马懿对孙权的了解,若是曹魏大军压境,一旦孙权觉得打不过了,极有可能会将自己交出去。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司马懿还是选择了进入巴蜀,并且到了东州市的李严的麾下隐姓埋名。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在巴蜀之地就这么隐姓埋名下去,可是诸葛亮拥立刘禅称帝,李严却为了自己的官职爵位和诸葛亮起了龌龊,诸葛亮一再忍让,将大将军的位置让给李严,李严自以为得计,又准备怂恿诸葛亮称王,私底下又勾连刘禅,这一手手法,让司马懿佩服的同时,又对李严更加的鄙夷。
如今大汉天下十三州,魏得其九,如今曹真在汉中陇西、夏侯信在荆州、满宠在两淮开始屯田,如此一来,不消数年,三地就能堆积起无数的粮草,到时候再动员兵马南下,无论是巴蜀,还是江东,都无法抵挡。
“李正方心术不正,如此危局之下居然还在贪恋个人权位,非能成大事者。”
司马懿在内心给李严下了一个评价,心思却飘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虽然没有正式见过面,可从诸葛亮给李严的书信中,这字里行间里面,诸葛亮是一个识大局的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可以为了理想付出一切,也可以为了理想忍受一切。
司马懿的心中起了一个想法和念头,取代李严,然后和诸葛亮两人联手,打回关中去。
所以在夏侯信和魏延两人率军前来的时候,他立刻献计李严,死守永安一线,不断的消耗夏侯信的粮草,又派人去荆州南部,说动陆逊出兵江陵和江夏。
在夏侯信和魏延两人得知江陵和江夏危险,立刻决定率军撤退,结果被李严率领水军追上,对夏侯信和魏延两人一阵追杀,魏延辛辛苦苦训练的3000精锐水军,损失大半。
夏侯信和魏延退回秭归,让魏延稳住阵脚,自己则是带领大军继续东归,在宜都登陆,经枝江到达江陵城。陆逊见夏侯信率领大军前来,在江陵城下和夏侯信一战。结果交战半个时辰之后,江东士卒顶不住曹魏兵马攻击,不得已登船撤退。夏侯信率军在陆上一路追击,一直追到江夏城下。江夏城外东吴水军见援军来袭,立刻登船撤退。
这次之后,夏侯信就开始安心屯田,让夏侯霸接替魏延守秭归,魏延守江陵,自己坐镇襄樊,开始不断的耕种土地,又鼓励生育,当年若是生下男孩的,一头猪,两壶酒,再减免一成的税赋,若是女孩,一条狗,两只母鸡,减免一成的税赋。若是到了年龄不成婚,那么就要受到处罚。
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整个荆北的新生儿开始增长,相信十几二十年之后,就能成为农夫和战士。
司马懿看着下游的这些动作,心里知道夏侯信暂时是不会来攻打了。
————————
夏侯信虽然即将卸任,可是夏侯尚还没有来,却并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该屯田的屯田,该开渠的开渠,不断的调动着民力,打算将荆北的土地再开发一些出来。
“仲权,幼权,元让伯父身故,陛下召我回去任职卫将军,恐怕父亲也要致仕,没有一家人两个进入中枢的,虽然陛下信任,可却会引来他人的嫉妒。父亲退后,可以颐养天年,却还能为家中争取职位。你二人在荆州做事,其他的事情不怕,就是仲权这边,因为和李严靠的太近,所以要多加防备,至于幼权,好好屯田,这些百姓的期望其实很小,只要你能稍稍满足他们,让他们可以活下去,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了。”
如今的夏侯荣已经从最基层的屯田尉升为了屯田都尉,这中间自然是有夏侯信在后面使力。像夏侯信这么明目张胆的做法,让许多人都诟病不已。
夏侯信却一句:“举贤不避亲。”
很多时候,事情简单,复杂的是人心,因为有了利益的冲突,这人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又絮絮叨叨的叮嘱了一些事情,让夏侯霸去代替魏延,让魏延到江陵来一趟。
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流逝,夏侯信和曹清两个人不停的整理着东西,还好,两人带的东西不太多,大理起来也极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