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这些,夏侯信也只能是苦笑。
“伯父,若没有仲元这事,我原本是打算在迁都之后,搞一次军中比武,也算是为国举贤选能,可如今,恐怕是不能办了。”
“嗯?你这也太过小心翼翼,军中大比也未必不能举行,不过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想法,这禁军之中,都是忠于大王的各家子弟,你如此作为,难道还想着兵变么?”
夏侯惇老于世故,立刻就明白了夏侯信想要搞大比的目的。
“伯父,不至于,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大王都已经下定决心了,你难道还有什么疑虑么?”
“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谁都有机会翻盘。”
“仲元是嫡,嫡长孙,这是不可更改的。”
“那谁又能保证,若是有一天大王驾崩,这权力能够平稳顺利交接?”
对于曹丕的能力,以及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事情,夏侯信太清楚了。
“大王会安排好一切的。”
夏侯信还想争辩两句,但想着这些事情一时之间难以说明,只能作罢。
——————
“士载来了,快,快进来,帮我看看,我这秭归城的防御如何?我打算再在外围建一个营垒,增强预警,你来看看,我该放哪里更合适。”
见到邓艾来了,魏延正在自己的书房中看着一副沙盘,手中捏着一个营垒的标志。这幅沙盘最中心是秭归城,最远的道路则是襄樊和永安,周边的各个郡县也都一一标明,沙盘上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五色线条,将各郡县之间的诸多道路标注出来。
邓艾原本是来辞行的,可是听魏延这么说,到了嘴边的话头又咽了回去,快步上前帮着魏延看整个秭归城的防御体系。
“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有事?”
魏延随意的说着。
“嗯,这次是来和将军辞行的。”
“辞行?”
魏延一听到这话,立刻就停下了动作,目光炯炯的看着邓艾。
“好好的,干嘛走?要我说,你还不如就留在秭归城,你叔父我手底下缺人啊,就别走了,留下来帮叔父一把。
这些时日以来,你也看到了,那李正方占着上游的优势,时不时的过来骚扰一下,秭归城附近都不敢种粮食,这种了就被毁了,导致这秭归城粮食不能自给自足,要多靠襄樊那边接济。可即便是接济,那李正方,还有江东都还会率领水师来骚扰我军运粮队伍,你就留下来吧,秭归城的形势不好,就留下来帮下叔父。”
如今曹仁等人仍在,还有张辽等大将,而且驻守秭归城之后,又多次受到刘备军的攻击,每次都是堪堪守住,魏延还没有那种镇守汉中的霸气。
“不是小侄不愿意,实在是出门前,艾向老师保证过,要游历荆州和东南,可如今在荆州已经半年了,按照小侄的计划,应当前往豫州、徐州一行,这时间紧迫,还望叔父放行。”
魏延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想要将他强行留在身边,可想起了夏侯信的书信,想想还是放弃了。若是真的想要将邓艾留在这里,自己一封书信,想必夏侯信也不会拒绝,可留得住邓艾的人,也留不住邓艾的心。
“罢了,就依你吧,何时走,叔父为你践行。”
“不必了,若是叔父允许,艾此刻就能走,反正就几身衣服,路上的干粮也已经买好了,随时都能出发。”
邓艾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你要走,我不留你,可若是你游历东南结束,不知道能不能来秭归,子义那边我去说项,只要你肯来,虽然一时之间不能给你副将,这长史的位置我给你留着。”
“多谢叔父厚爱,此事还要等小侄游历完之后再决定,若是选择荆州,那就到叔父帐下,到时候还望叔父不要嫌弃。”
“好,那便这么说定了,叔父也没有别的送给你,这弓随我多年,今日便送给你了。”
一听到邓艾如此说,魏延起身,从兵器架上拿过一柄长弓递给了邓艾。
“此弓乃叔父所爱,何况叔父在前线,还是留在叔父手中的好,也能多多杀敌,若是有朝一日,能够射杀了那李正方,叔父就立了大功了。”
邓艾知道这弓对魏延的重要,自然是不肯接下。
“哈哈哈,好,那这把剑你收着,叔父上阵多用刀,这剑用着不习惯,你且收下。”
邓艾看着这长剑,想着自己还欠着徐达一柄好剑,就将这剑收下,又拜托魏延若是给洛阳送信,就帮忙将自己随身的佩剑送到洛阳给徐达,自己则是将魏延的长剑佩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