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何方神圣?(1 / 2)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425 字 6个月前

1976年刚刚过去,说实话,经济形势和大环境都非常的不好。

正式文件中,甚至用到了“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这样的措词。

其实,如果低着头只看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情况也没那么糟糕。

但凡事就怕比!

在大浪潮的这些年里,小日子和四小龙加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搭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安南战事的快车,经济上取得了堪称“飞速”的跨越式发展。

而我们的经济,从纸面数据上看,其实是有所增长的,甚至可以用“快”来形容。但我们在跑别人在飞,以至于我们Gdp排名一直在往下掉。

闷在家里闭眼过日子,还不觉得怎么样。那些因为考察、采购,或者交流等原因,有机会出去的人,看着人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说是惊掉了下巴都不为过。

这种冲击,是非常致命的!

南方沿海地区,早就出现了妇女村和老幼大队。大批青壮,甚至是基干,都在想尽办法的往外跑。

而且,随着消息的传播,受影响的地区越来越大,动心思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恶劣。

这种情况一味地堵,早晚是会出大问题的。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发展起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向好的希望!

而且,客观上来说,我们正处于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

因为,72年至今,随着我们和老美及西方进入蜜月期,巴统相关禁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

太多以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技术和设备,现在都对我们开放了。

这无疑是绝佳的,奋起直追的大好机会。

但问题是,人家的技术和设备不会白给我们,是要钱的。

不但没有折扣,甚至连正常价都是奢望。要加价,加大价。对我们来说越先进越急需的东西,他们加的就越多,就越离谱!

毕竟,西方之所以会松开口子,是指望我们去牵扯和消耗北方的毛熊,替他们分担压力。并不是真的发善心,想我们变好。

于是,问题出现了。

好多东西我们虽然能买了,但是买不起。或者说太多东西都是我们急需的,却拿不出钱。

买不起又需要,怎么办?

想办法呗!

其中非常有效的一条途径,向海外华人寻求帮助。

可尴尬的是,过去十年吓坏了太多人,也伤到了太多人。以至于现在我们和海外华人的紧密程度,几乎陷入了抗战以来的最低点。

我们自己知道,那段波荡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但外面的人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那么容易信。

即便信了,恐惧和伤害也不那么容易抹平。

怎么办?

两条路,一条路是,让驻在外面的同志多走动、多宣传、多抚慰、多答疑解惑,以诚意打动心向同胞的爱国人士。

这方面的工作其实一直在做。但说实话,效果并不好。

毕竟人家又不是傻子,你说的再天花乱坠,事实上已经发生的事……属实一言难尽。

另一条路,发动和鼓励国内有境外关系的人,与外面的亲友多联络多叙亲情,顺势说一说家里的情况和困难。

比如:“祖坟该修了……你三叔你二大爷,你四大娘家的房子快塌了……大人吃点苦没什么,但孩子要上学……你看,手头如果方便的话……”

然后,急需的外汇进来了,被换成国内货币发下去。

几百几千的外汇积少成多,再去找有更大能力的爱国人士,让他们帮忙代为采购一些廉价的,我们需要的设备和技术。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丢人,但没办法!

走亲情的路子,无疑是个好办法。但在人员选择上,要费很大的功夫。

比如,部分人要往后压一压,部分人要往前提一提。

要往后“压一压”的那部分,主要是过去一些年里,过得比较……咳~

那些人心里现在指不定多……是吧~

指望他们……写封信倒不是不行,但不可能让两边永远都没有实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