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你有能力,不结婚就不结婚,过你想过的日子。要不然太难了。”
那么坚强的许凤,说到这个的时候苏秋月突然就看到了她的软弱。
所以她也不知道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
“有机会后悔我大概也不会结婚吧。不过结婚的时候我自己就知道了,谁不是鸡毛蒜皮的过日子呢。
日子是自己选的,那就接受呗。尽量过得舒心些。
我现在找你就是让你帮忙打听打听哪里有房子出租。能让我做买卖的。”
许凤很快就从不好的情绪里抽离出来,又开始积极的面对生活。
苏秋月愿意和大表姐一块儿也是因为这个。她的清醒是经历过一世了,她怕了,惹不起躲得起。
而大表姐是明白,知道如何去处理。她们不一样,许凤像太阳花,努力的积极的向着太阳。吸引她,让她佩服,感染到她都觉得温暖。
“行,我帮你问问同事。你不打算买吗?”
“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着啥急买房子,我再看看,要是行了我再买。你就在这要是用钱你还能跑了吗?”
许凤明白苏秋月的意思,让她有困难找她。
姐俩又亲热的聊了聊孩子。
同事帮着打听了一下,许凤自己跑过来,苏秋月陪着也看了好几个,最后定下来一个小院子。
这家周围都是住户,正好在一个胡同口。大门边有门房,进去一个小院子。夏天能种点菜、花儿啥的。
后面一个小仓房和住房。娘三个住着绰绰有余。
周围人家也多,有啥事儿喊一嗓子都能听到。
苏秋月特意让陈青山派车过来帮着搬家。有车就方便。
苏秋月放假就过去帮着收拾房子。前面的门房直接开了前后门方便做买卖。
门房不小,里面放了架子,能卖些日用品。门口的位置弄了理发、烫发的区域。
苏秋月和她说又拉了电话线,别人来打电话也能收费,增加点儿收入。
还给她弄了一台冰柜,卖个冰棍汽水的也挺好。
书摊她就没有办法弄了,直接便宜给了邻居大嫂,让他家孩子继续挣零花钱儿。
许凤过来收拾收拾,办理好执照就能营业了。现在是两个孩子的问题。
还是苏秋月去找了医院的院长,给了指标送进了医院幼儿园。
老二就得辛苦大表姐自己带着了。
好在大表姐会做人,她在店里放了录音机和电视。有时候邻居孩子放学爹妈没下班儿就让她进屋看电视。
时不时给孩子根冰棍吃。周围孩子来理发就半价。
所以她忙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帮着带孩子。有时候邻居也帮着照看孩子。
熬到孩子大点儿送幼儿园就行了。
苏秋月业务娴熟,表现也突出,本来在市里工作两年就得回原医院,但是因为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就直接调到了市医院。
她这工作定下来,计划生育也就到了。
首先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宣传,做工作。让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做绝育或者避孕措施。
苏秋月第一个病人就是大表姐许凤。
“这不疼吧?行不行啊?要不打麻药呢?”
许凤紧张的坐在许苏秋月的办公桌前,不停的问。
“害怕你还第一个来。”
苏秋月横了她一眼,就起身去柜子里找东西。
“反正也不打算要孩子了,早做晚做都得做。找你做我还能踏实点儿。就是怕疼啊。”街道一找她,她就直接答应来医院了。
为啥找她,当然是因为她生了两个姑娘,怕她为了生儿子再怀上呗。
“姐夫天天也不在家,你以为哪回都那么寸,直接就能怀呢。”
苏秋月拿了一些东西递给许凤。
“这是计生用品,吃药也好,用计生用品也好,都会减少怀孕的几率。
姐夫不在家你也不乱搞哪来的孩子。再说做这个还是疼的,还有人过敏。自己能控制就尽量别做了。
这玩意儿放你身体里,我自己都觉得难受。”
苏秋月给她看了一下现在的节育环。做工粗糙,材料很差。现在技术不行。
许凤看见那个不知道是铁还是铜的异形环,咧了咧嘴。
“我给你开单子,回去给你们街道。到时候每个月她们给你送计生用品。你也别遭这罪了。
就是真不能要老三了啊。”
苏秋月开了张单子,上面也就是写了过敏,不良反应。不能戴环也不适合手术的证明。
要不然还得来做绝育手术。
“我真不想生了,两个够了。我可没那么多精力弄孩子。太耽误我挣钱了。正好政策不允许了,我还要老三我疯了。”
许凤扒拉着那堆东西。接过苏秋月的诊断书。
然后就走了,还得去街道登记。
不用拉一刀,她巴不得呢。
许凤能作弊别人可不行。刚开始来医院的都是些机关单位的职工、先进个人、家里有儿子的人,给大家做榜样。
后面就开始变了。有的甚至是单位工会、街道、妇女委员会押着人一车车的来医院做节育的女人。
整天医院里都是哭天抢地的声音。有的甚至是媳妇儿做节育或者带环儿婆婆跟着过来闹的。
当然了也宣传了最好的节育方式是男人做。可惜被男人甚至是女人忽略掉。
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各种小心思。
什么做了节育的男人精力不足,干不了重活。什么有个万一不就太监了吗?等等可笑的借口。还有那小心思的婆家,想着以后换个媳妇儿生大孙子呢,做了节育咋生。
所以全是女人过来做节育。
苏秋月都会和做节育的女性聊聊天儿。只要是想法端正的,她都建议带环儿,毕竟节育对女人来讲再无恢复的可能了。以后真的有点儿啥事儿,还有机会再生。
但是那些脑袋进水了,哭天抢地想生儿子的,觉得自己命苦,嘴里冒出来闺女不值钱的,只要是过来的登记员说最好做节育的,她直接给做。
自己都不心疼自己的同性,更是自己的孩子,就别有侥幸心理了。
每天早上看着医院门口一辆辆的车,一队队的人,苏秋月就觉得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