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淮西勋贵,朱元璋动杀心
在大明洪武一朝,武将云集。
其中,傅友德、耿炳文等将军,都是久经沙场之人。
徐达更是百胜之将,开国二十四将之首!
常人莫说超越,就是接近他们的作战水平,都不可能。
而这次北征。
竟然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力压众将,拿下首功!
实在令人感到意外。
胡惟庸细思一番,决定等明军班师回朝后,必须要拉拢朱五郎!
要知道,现在是多事之秋。
淮西勋贵的一些脏事,已经被朱元璋掌握。
一旦北边的战事结束。
朱元璋就能腾出手来,收拾勋贵们专擅弄权,贪污腐败的事了。
如果不找个强有力的盟友,和淮西一党绑在一条船。
恐怕,他们这帮人就在劫难逃了。
胡惟庸盯着请功册,朱五郎的名字,若有所思:
“像朱五郎这样官职低微,却立下大功的人,最好拉拢了。”
“淮西的公侯们,随便许诺些什么东西,都能让这种人心动。”
“总之威逼也好,利诱也好,必须拿下他!”
胡惟庸打定主意,不再多想。
他直接撇下众臣。
独自一人向老相国李善长的府走去。
胡惟庸还想找他商量一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此刻,李善长已经被朱元璋召进宫中。
为的就是他们淮西一党的事。
...
皇宫,御书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残元势力一除,咱们大明北境可就安宁了。”
中书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跪在地,恭敬道。
朱元璋端坐在御案前,面含笑意,连声说:
“李先生,快快请起!”
“来人,给李先生赐座。”
出于对李善长的敬重。
朱元璋多年以来称呼李善长,都叫先生。
太监搬来一把太师椅,扶李善长坐下。
朱元璋这才开口:
“前线的捷报,李先生已经看过了?”
李善长点头:“回陛下,臣都看过了。”
“徐大将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元军,属实不易。”
“臣还注意到,此次出征,立下首功的人。”
“是一个叫朱五郎的年轻人。”
“他能力压众将,拿下首功,非常值得陛下培养。”
听到当朝重臣表扬自己的儿子。
朱元璋这个老父亲,止不住的欣喜。
他神色微动,眸子闪过亮光,嘴角也不经意的翘。
朱元璋有些得意的问道:
“噢?李先生对此子有什么看法?”
李善长一脸欣赏的样子,侃侃而谈:
“臣看了详细军报。”
“发现朱五郎治军有方,谋划深远,带兵作战更是未尝败绩。”
“最重要的是,这人还很年轻。”
“假如陛下好好培养,他将来肯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朱元璋竭力控制住开心的情绪,不让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
紧接着,他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其实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李先生也这么认为,那咱就放心了。”
“等大军班师回朝,咱必须给他委以重任。”
李善长微微颔首,随后神情一滞。
好像陛下的话,有些不对劲?
什么叫“咱就放心了”?
...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多想。
朱元璋又开口了:“好啦,喜事咱们聊完了。”
“来说些不开心的。”
朱元璋一改欣喜的表情,沉下脸色,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折,递给李善长:
“李先生,看看这个。”
李善长看到朱元璋的表情变化,不由的满腹疑惑。
到底是什么事,让陛下如此生气?
他接过密折,浏览完毕,顿时大惊失色:
“啊!蓝玉他好大的胆子。”
朱元璋蕴含着怒气,说道:
“他滥杀无辜,欺辱民女,视国法为无物!”
“看看他欺辱的是谁?”
朱元璋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怒道:
“那是王保保的妃子,是秦王妃的大嫂!”
“是咱的亲戚啊!”
李善长闻言,垂下眼帘,冷汗直下。
陛下这是真的动怒了。
即便李善长也心生惧怕,他直接跪下磕头道:
“陛下息怒!”
朱元璋稍稍缓和了一下情绪,向他吩咐道:
“传诏北平按察司。”
“蓝玉一到北平,即刻锁拿回京。”
“提交刑部议罪!”
李善长一惊,皇帝这是要杀人了。
而蓝玉在淮西勋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如果此时被陛下查处。
他们淮西一党就等于少了一个得力的干将。
更何况,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蓝玉要是真被查,不知会波及到多少人!
“陛下,请三思啊!”
李善长劝道。
他既是替蓝玉求情,也是在替自己考虑。
蓝玉一死,他们淮西勋贵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三思?什么三思?”朱元璋冷着脸说。
“国法有八议之说,议亲议政,议功议贵。”
“这八议当中,蓝玉起码占了四条啊!”
李善长说道。
他的意思,是让陛下收回成命,再议再论。
朱元璋皱着眉头,盯着李善长说:
“李先生,咱还记得。”
“龙凤元年,咱率军渡江打应天的时候,你就劝过咱。”
“要咱晓谕三军,有敢烧杀百姓,掳掠民妇者,皆斩!”
“怎么现在蓝玉犯法,你却要咱收回成命?”
李善长老谋深算,知道朱元璋和徐达关系很亲。
他立刻拿出徐达来挡枪:
“陛下,臣斗胆问陛下一句。”
“天德,为何不直接表弹劾,却用军报密奏?”
“还不是因为蓝玉是遇春的妻弟,也是太子妃的嫡亲舅舅啊!”
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
他是个念旧情的人。
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对亲近的人下手。
半晌过后,他挥挥手说道:
“罢了罢了,先把蓝玉锁拿回来。”
“至于罪状,再议吧!”
李善长瞥见朱元璋不再动怒,蓝玉也暂时保下了。
他急忙称身体不适,然后告退。
朱元璋望着李善长离去的背影,眼睛似乎蒙了一层阴云,呢喃道:
“蓝玉可以暂时不杀。”
“但淮西一党,已经到了不可不除的地步了。”
就这么一个违法乱纪的蓝玉。
手握兵权的徐达不敢杀。
百官之首的李善长不让杀。
再往后,这帮人还不知会怎么祸害大明的社稷!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