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卤水倒入桶中沉淀,沉淀完成后再倒入晒池中利用太阳将水晒干,得到半湿润的固体盐,然后将这些湿润的盐放在竹制的细密滤网中,加入少量清水进行过滤,最后再将过滤后的盐水煮沸、蒸发、炒干,就得到了最终的成品盐。
刘策用手捻了一点成品盐放进嘴里尝了尝,有一些失望。
不是因为盐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这盐还行,虽然外观颜色有些发黄,而且是块状盐,但至少尝不出什么明显的苦味,只是略微带涩。
虽然与精盐的味道还是有一些差距,但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就意味着在味道方面能提升的空间不会太大。
这跟制盐的原料有很大关系,富义县的深井盐矿品质非常好,比后世自贡自流井那边的盐井品质还要好,所以这里制出来的盐哪怕只是用简单的工艺,味道就已经很不错了!
果然穿越剧都是骗人的!
弄个精盐出来就能卖十倍百倍的高价,大赚特赚。
古人傻啊?想吃不带苦味的盐,直接买这边的深井盐就好了呀,多一点运费而已,最多也就是提高一半的成本,两倍都不到,怎么可能会花十倍百倍价格去买味道只提升了一点点的精制盐。
就算有个别不差钱的冤大头愿意买,那样的人又能有多少,盐又不是当饭吃,能买多少。
看来想靠制盐大赚一笔的路是走不通了,至少在这个时代走不通,战乱四起,经济低迷,就算是用上后世的一些商业手段来包装宣传,走高端精品路线也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更何况现在榷盐法仍在实施,不允许私自贩盐,只能卖给官府,自己根本没有销路。
就在刘策因为想靠制盐赚钱的路走不通而有些失望的时候,身后响起一阵爽朗的声音。
“某,陈丰亮见过护国公!”一名中年男子在一旁喊道。
刘策转身看去,只见中年男子身材微胖,穿着蓝黑色锦衣,面色红润但稍显黝黑,正恭敬地向他行礼。
陪在身旁的盐坊掌柜赶紧开口说道:
“禀护国公!这位就是江阳商行的家主陈丰亮,也是鄙人的东家,这间盐坊就是江阳商行的产业。”
就在刚刚,刘策来到制盐坊参观不久,陈丰亮就听到了小厮跑来禀报,不敢怠慢,立刻往制盐坊赶来。
开什么玩笑?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哪怕是三品官员都几年难得一见。
得知制盐坊来了一位一品国公,怎敢怠慢,况且还不知道对方的来意。
唐朝自安史之乱过后,就一直实行榷盐法,是一种为了增加朝廷收入而制定的食盐专卖制度,也就是所有的食盐都只能由官府统一收购,然后再由官府高价卖给百姓,从中赚取高额利润作为朝廷收入,私人不得将食盐直接售卖给百姓。
但到了唐末诸侯割据时期,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管控,榷盐法也就成了摆设,各个地方的盐铁制度由各地诸侯说了算。
王建在入军以前就是以贩卖私盐为生,所以在他成为蜀王之后,虽然榷盐法依然存在,但管控并不严格,蜀地的盐商除了将盐卖给官府之外,还私下将盐卖到蜀地周边区域,比如播州、矩州、罗殿。
另外还销往不产盐的江南部分区域,比如后世的湖南、江西这些地区,这些地区都是20世纪中期才开始产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