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真、薛仁贵相视大笑,以往的种种不快彻底的烟消云散。汤予看着二人,心潮澎湃,这才是男儿该有的豪情和气魄。
薛仁贵起初因为曾经的大非川之战还有些意志消沉,但眼下得了汤予、裴真的相助,顿时豪气冲天。他一手拉着汤予,一手拉着裴真,动情的说道:“老夫谢过裴将军和公孙先生。”薛仁贵说罢放声大笑,又说道:“天助我也,让薛某在有生之年还有机会一雪前耻!”话音刚落,三人的手已紧紧握在一处。
薛仁贵又叮嘱了几句,汤予和裴真一一记下,出了大帐各去准备。
汤予回到家中,将吐蕃进犯之事说与女儿阿秀。阿秀得知战火再起,父亲又要随军出征,不禁担心挂念。她想要劝说父亲莫要前去,可汤予其意坚决,无法改变。阿秀唯有暗暗垂泪,气氛甚是伤感。
就在这时,裴旻刚巧到来。方才在军营里,从叔父裴真口中他已知晓。裴旻不像阿秀那般伤感,反倒十分兴奋激动。男孩子,一个没真正见识过战争残酷的男孩子,哪有不喜欢打仗的道理。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边塞,如果连一场战事也没经历过,岂非太过可惜。
之前裴旻便跟裴真商量要随军同行,裴真虽然对侄儿百般宠爱,但这一次乃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岂可儿戏?他狠狠的训斥了侄儿一顿,并叮嘱裴旻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待在尼壤城,等候自己回来。
裴旻挨了责备,自然一肚子的不高兴。他从小就喜欢听人讲唐军四海征战,所向披靡的故事,对战场的向往和痴迷让他怎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既然叔父不带自己去,他便来央求师傅。想不到汤予的态度比裴真更为坚决,而且汤予可不似裴真那般苦口婆心的劝说。裴旻看着横眉冷对的师傅,哪里还敢多言,唯有答应同阿秀好好的呆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