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上凌霄城(下)(1 / 2)

过了竹桥,便见到了凌霄城的第一座城防工事,一堵半人高、厚约半米、宽约五米的石砌掩体当空劈出,如一排锋利的狼牙,随时准备将袭击者咬得粉身碎骨。粗粗一看可供10来个人隐蔽固守,与其背后山顶城墙上的守军构成立体防线。

李芗泉注意到这排掩体的岩壁上,竟有道教之尊玉皇大帝的石刻雕像,龛前残留的香火显示时常有人在这里祭拜,也许他们是在祈求上天保佑这南宋最后的一支部队能抵御鞑子的进犯,也许只是单纯的期望能苟且过活吧。

再往前走,道路稍宽,竟然出现了石板铺就的路面,让人霍然有重回人类世界的错觉。依旧狭窄异常的石板道,大约在近二百米后转过一个弯,零乱的草木中,可见前方有一个高约两米、宽一米的门洞,门洞内的通道大概三四米长,有十来步石阶,可以拾级而上。

城门之上,“凌霄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迎面扑来,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后,越发突显其中的狰狰铁骨。城墙之上,各色旗帜迎风飘扬,当中最显着的位置上,竖立着“宋”字大旗,黄底黑字,加以红色的镶边,显得庄重而大气。

另有一面“易”字认旗伴在“宋”字大旗下首,说明这里,是易姓的主将当家,另外还有几面画着虎、熊之类猛兽的军旗,也是有些气势。

凌霄城到了!

李芗泉再次回过头看着山下,只见城门外小道边就是千仞绝壁,没有护栏,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跌落山崖,真要如此,怕是尸骨难全。三面绝壁,鞑子无法攀爬入城,也无法借用云梯攻城。俯瞰下面,有零星的田垄细小如缩小的沙盘,散在四周。

又行了几步,李芗泉已经到了城门口,他发现,这城门竟然是整体的一块!莫非是当初的工匠从巨石中间凿出一条通道出来?!这是何等的工程,简直就是在石头上绣花啊!

城门之上,是规整的石块垒出的城墙,细看,均是大小模样一致、刻着“人”字纹样的墙砖,这必定是按标准打造的,当初将这些石块、城砖搬上山,恐怕费了不少人工吧,大宋之富足,由此可见一斑。(四川兴文县的凌霄山上,后世仍残存城堡遗址!!!)

这城门的厚度,恐怕是用炮轰也难以摧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颇令人意外的是,城门之外的山坡上,竟然有数十只大小不一的家鸡在林中寻食,咕咕咕的丝毫不惧生人,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城到底是固若金汤还是连鸡都挡不住。

钻过门洞,右边还有石阶可以上到城门上,四名魁梧、身着合身精甲的长宁军士正站在上面了望四周,随时为城内传讯示警。

进入城内,便见一排排的房屋挨个紧紧的与城墙靠在一起,城墙干脆就成了屋子的一面墙,绝没有半点空隙。城内铺面众多,各色幌子不一而足,还有诸多百姓穿梭其中,除了民房之外,炮台、更鼓楼、遛马地、练兵场、烽火台、哨所等等,皆入眼内。

除了这些建筑与军事场地外,城内到处密布着各种龚田、菜地,大的有一亩上下,小的可能只有巴掌大,也在上面挤着种上了刚刚发芽的菜蔬,难能可贵的是,在城的中央居然还有一处小池塘,可见草鱼链鱼之类的游荡其中,十几只鸭子则在水中游戏、顺便伺机寻食,岸上已搭好了竹架,可能是给将来的瓜藤用。

凌霄城所在地,也称武宁寨,是长宁军的依郭县治地,曾经人丁最兴旺的时候,城上山下有近两万人,如今战乱,已经十不存一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远远的传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中间还带着泥土新鲜的清香,与记忆中的家乡很是相似,李芗泉贪婪的吸了吸,别过脸看去,只见田间垄上,扎着袖子束着腰的壮男壮妇正在忙活,一拨穿开档裤的小屁孩们,不安分的在父母周围玩耍游戏。

二十来个军汉在练兵场上对阵,场边站着着三两个一身劲装、胡须飘飘但满脸红润的耄耋老者,却是手提枪棍的大声喝斥。想来正是在指点对阵工夫,李芗泉不免有些担心这些老人家的身体受不受得了。

这些军兵的操练,李芗泉一眼就看出了名堂,他们是五人一组进行训练,每人手持一杆长枪,对着面前的人形木板进行攒刺,分别刺向木板上对应人的目、脖、胸、腹、脚五处。李芗泉心中便有了疑问:五人对付一人?岂不是要五倍于敌的兵力?

城南有几间低矮的房屋,偶尔能听到猪牛羊的叫声,该是圈养的家畜。总而言之,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城内,被利用得没有半平方的闲地。

一行人并未停留,沿着石阶走了几十段,就到了平顶山上。

溜着金光的“凌霄城宝殿”牌匾,横在一处稍显宏伟的建筑正门上方,难能可贵的是,大门两侧还有两尊一脸凶相的石狮,显出这里与别处的不一般。堂前稍微宽阔一点,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只有不到百平米的广场,两侧各有草棚,规规矩矩的摆放着些兵器,这处凌霄城唯一的空地,可能是供平时练武、聚会或是军政主管讲话训斥用的。

这时,不拘礼节的易云霄只是略微的对前来的众客官寒喧了一下,便带着易云凌及三大寨主前往设在宝殿内的议事厅进行商讨,周围还设了岗,任何敢擅自进入者,格杀勿论。

其余人等也皆有去向,而李芗泉是没有资格参与那与他无关的商讨会议的。在百无聊赖之下,便由着一名陪同的都虞候带着到处参观--当然除了军营之外。

饶有兴致的李芗泉还沉浸在对城池的感叹之中,说是城,其实平顶的面积比梅洞寨要小上许多,总面积大抵在两三百亩上下,再加上平顶之下的部分,也绝超不出一平方公里,这巴掌大的地方,听说巅峰之时,竟然聚集了一两千号人,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引起李芗泉注意的,是城内军民赖以生存的两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