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雒阳城(2 / 2)

流华录 清韵公子 3366 字 6个月前

刘和解释道:“雒阳城方圆百里,地基便高十丈,十二座城门,最大的夏门离地更是有十二丈之高。”

“到底是帝都。”孙原接了口,“到帝都之内,想必会安全许多,不必担惊受怕了。”

二女知道孙原不过劝她们安心,适才的刺杀虽是心有余悸,却也知道,只要进了这帝都,孙原便在天子的庇护之下,虽然还是身处漩涡之中艰难,却免了许多暗中的危险,最少也该不会再有这般杀手肆无忌惮出手了。

雒阳城北乃是千里邙山,人迹罕至,越往南则是民居越多,雒阳县虽只有一座雒阳城,可是城中人口不过百之三四,九成六七的雒阳百姓居住于雒阳城之外,不过一路走来却见到许多小城和高楼,便在这旷野之上傲然而立,四面围了密密麻麻许多民居,仿佛村落一般。

李怡萱一时觉得新奇,问道:“这些是什么?”

“此乃坞堡。”刘和看了一眼这些小城,冷笑一声:“自本朝开国之初,官员皆有职份田与宅地,便是我这六百石的议郎,在这雒阳城的郊外,也有十顷良田和十座宅地,若是拿来建宅子,想来也是趣事。”

三人一愣,却不知这些与“坞堡”有何关联。

“这些高楼坞堡,便是雒阳城中高官贵人的私宅。”

“与其说是私宅,不如说是他们的封地。”

正听着,三人便看见远处一座最大的城上竟然出现了手持武器的卫士,眉头登时皱了起来——竟然有私兵。

“私兵、佃农、家人、奴仆,应有尽有。”刘和遥指那座最大的城,“那是中常侍赵忠的坞堡,据说内藏金银无数,存粮可供十万人食用一年,他的奴仆和农户几达三千人。”

李怡萱和林紫夜互视一眼,皆是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之色,区区一个太监,竟然有如此权势!

“看来,朝中已经没几个人把《大汉律》当一回事了。”孙原托着额头,他气息仍是有些虚弱。

“还有袁家,你看——”刘和又指向了远方的一座城,“那是袁家的私宅。”

孙原顺手看过去,便见了一座只是比赵忠那座略小一些的城,城墙上更是直接飘起了一面旗帜,上面写着巨大的“袁”字。

“袁家号称士族清流,也是如此枉顾大汉律法?”孙原眉头一皱,他自然知道袁家是什么身份,四代人中有四人被拜为三公,名满天下,门生弟子更是遍及天下,如此士族领袖竟然也会如此越界?

“岂止是越界,袁家是势大难制了。”刘和冷笑道:“算来袁司徒也算是我叔伯辈分的人了,却让刘和难以恭维。”

袁家并非只是清流,而是内附中官,外结英豪的可怕宗族。当今中常侍袁朗虽然不在“十常侍”之列,却是袁隗的远方亲戚,又和大长秋赵忠关系极好,有了这段关系,袁家可谓是当今天下宗族第一,既和中官有着关系,又是“四世三公”兄弟逢及隗并喜人事,外结英俊,内附宦官。中常侍袁朗〔一〕,隗之宗人,用事于中,以逢、隗家世宰相,推而崇之的士族名门,民间有一句“宠贵当世,富侈过度,自汉公族未之有也”说的便是袁家。前司空袁逢的儿子袁术、袁逢兄长袁纪的儿子袁绍,都是帝都有名的“浑人”,生性都是狂妄之极,任侠好士,对名士儒生、江湖剑客,不论高低贵贱、才疏学浅,皆能称兄道弟,一同列为宾客,据说袁府最多门前列车千辆,即使是天子宠臣、内朝中官都不得不对袁家忍让三分【注1】。

听了这番话,紫衣公子脸上的苦笑愈加苦涩数分,一个中官、一个士族,本就已经足以扰乱朝堂了,现在天子要动手,中间还有袁家这个庞然大物,这帝都如何安静的了?

“所以劝你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刘和看了他一眼,“两次党锢之祸,中官将天下人都得罪了,你的任命是中旨,依我看,你未入帝都,便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了。”

中旨乃是由中官所发,避开了外朝,二女虽然少与外界联络,但是从刘和和孙原这一路谈话来看,已是知道中官、士人几达水火不容的地步,孙原夹在中间可谓步步艰难,他本是朝堂新人,若是被那群士人盯上了,孙原必然是众矢之的。

车中四人各怀心事,足足行了三个时辰,见了无数坞堡,众人方才堪堪望见雒阳城的夏门。雒阳城本是坐北朝南,大汉皇宫更是偏重于雒阳城北部,整座宫城便占据了雒阳城十分之七的面积。而这夏门便是北宫的北侧宫门,也是雒阳城的北侧城门,巨大的城门高达十丈,城基离地十二丈,加上三道城墙和两道宫墙,最外侧为环城的雒水,有雒水浮桥与城门吊桥相连——这面巨大的城门宽达三十六丈,有三座门洞,正中门洞高达二十四丈,从雒水到城门前足有百丈,从城门到最内侧宫墙亦有百丈,这二百丈之后便是大汉皇宫宫城的北宫了。

刘和推开车门,遥指远处的夏门,道:“这道夏门是宫门,我们不能入城,绕道雒阳城南,我们从东南侧的开阳门直接入太常府。”

绕了大半个帝都城,赶到雒阳城南的十里长亭之时,便看见一座高塔耸立在天地之间,比之之前所见的坞堡更为巨大,甚至比赵忠和袁家的坞堡更高。

“这座塔是……?”

“白马寺的梦缘塔。”不等李怡萱问完,刘和便已抢答,“白马寺是大汉第一座佛寺,因当年佛教僧人居于太常寺而命名,白马驮经西来,故曰‘白马寺’。这座梦缘塔便是白马寺之中心,相传为历代高僧潜修之所在。即使是陛下,也只能进入白马寺,而从未进过梦缘塔。”

孙原眺望梦缘塔,心中似是觉得抓住了什么,却又全无头绪。

三十六骑护卫的马车极为惹眼,即使是二千石的大吏也罕见有如此殊荣,在这司隶校尉部自然成一道风景。寻常百姓依然不敢招惹官府,即使是偶尔数辆官员车驾经过,也是与之前刘和一样,停步下车,拜于道左。马车一路飞驰,雒阳城已是近在眼前,十里长亭更是近在咫尺,雒水沿岸一片雪白,只不过长亭虽是覆盖白雪,却已是一地泥泞。雒水的南岸乃是雒阳城的金市,正是商贩集中所在,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九,快到除夕,雒阳城外的千里良田均已经被大雪覆盖,河南尹的百姓们自然已是往来奔走,为家中过冬节做准备了。驰道两旁车马不绝,李怡萱从未出过药神谷,自然觉得新奇,开了车窗四处看着。

林紫夜抱着手炉,斜靠在座榻旁,看着萱儿侧脸,目光流转,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远处,一辆十二匹骏马拉着的巨大马车迎面而来,张鼎本来行在马车身侧,一见这辆马车,立刻打马奔到骁骑之前,号令整队人马止步。

孙原与刘和同时抬头,正对面的马车飞檐上挂着两面金牌,上面刻着清晰的“杨”字。

十二驾的车马,那是三公方才有的尊贵资格。按律,二千石见三公,需停下车马,伏于道左,待三公车驾经过方才能上车再行。“是太尉杨赐。”刘和深吸一口气,冲孙原道:“你暂时不要露面,我们这是二千石的车驾,见到三公必须止步。”又似是自嘲:“得下车去拜会长辈了。”也不待孙原等人反应,便下了车,连同车夫一同走到车驾边上,冲着还有二三十丈的太尉车驾伏地而拜——自然不能让刘和跪在这冰天雪地里,车夫铺了跪垫。

太尉府车驾出行,有三百卫士护送,乃是大汉铁律,三公之尊贵除了天子便是天下无双,太尉为三公之首,自然更是首屈一指,三百铁甲卫士护卫在车驾两侧及背后,更显雄壮。

刘和未曾想到,杨赐亦是停下了车驾。

车窗推开,露出了一张苍老的面容,望着跪在路边的刘和,缓缓道:“是子融罢?”

“正是刘和。”刘和伏在地上,未曾想到杨赐竟然与自己说话,微微起身,头却还是低着,“刘和拜见杨公。”

他心中此时已是苦笑不已,三十六骁骑一同伏于道左,杨赐和等眼力,怎能看不出猫腻?

“难得如此精锐的卫士了。”

刘和看不见杨赐的脸,只能听见他的声音,一声“走罢”,便听得车驾缓缓行驶,从身前擦了过去。

两车交错间,车窗相对,两道目光半空交错而过。

那是何其一双苍老却睿智的眸子?

大汉名声最大的士族领袖、大汉最年轻的重郡太守,在这一瞬间已是人生第一次交汇。

孙原未敢多看一眼,只是惊鸿一瞥,便转过了头去,推上了车窗。

三百卫士整齐的步伐渐渐远去,刘和缓缓起身,长舒了一口气,上得车来,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这冰天雪地的,一向足不出户的杨公为何要出一趟城南?”

“也许是冲我来的。”

年轻的紫衣公子凝着眉,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一道目光,比那道刺客的肃杀目光更加难以磨灭。

刘和一愣:“你们碰见了?”

“惊鸿一瞥。”

紫衣公子深吸一口气,突然挺直了身板,长长舒一口气:“这帝都……果然可怕。”

往南的车驾内,年迈的太尉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好一条潜龙啊……”

************************************************************************************************************

三公府、诸卿府集中于雒阳城东南角,足足占据了雒阳城十分之一的面积,九卿府被三公府囊括其中,三公府呈平行线般整齐地落座在开阳门之后,而这开阳门虽不及夏门那般巨大,仍是雒阳十二城门之一,仅门洞便五十丈,过了门洞,便是宽及十二丈的环城大道,沿着“开阳门大道”一路往北,每隔两百丈便是一座巨大的府邸:“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一路排开,每座府门皆是离地三丈,门前六十级台阶,每级台阶皆有四名铁甲卫士,执一丈长戈护卫,极其雄壮。

过了三公府,便是诸卿府。太常府为九卿第一府,极其尊贵,更在诸卿之上,巨大的府门离地二丈,宽二十丈,高三丈,门前四十级台阶,八十名卫士肃然而立。三十六骁骑护着孙原等人驱车直入太常府前,刘和第一个走下马车,门前,一道身影武冠雉翎,青衣落拓。

“南阳都尉赵空,见过刘议郎。”

刘和愣住,他身后的孙原更是愣住:

“二……二哥?”

【注1】:《后汉纪》载:袁隗字次阳,累世三公,贵倾当时。兄弟逢及隗并喜人事,外结英俊,内附宦官。中常侍袁朗,隗之宗人,用事于中,以逢、隗家世宰相,推而崇之以为援。故袁氏宠贵当世,富侈过度,自汉公族未之有也。逢兄子绍,好士着名,宾客辐辏,绍折节下之,不择贤愚。逢子术亦任侠好士,故天下好事之人,争赴其门,辎軿柴车,常有千两。宠臣、中官皆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