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转机(2 / 2)

司空图恨不能大新国运没了才好,指望他借助阵法祭献儒生,为大新国增续国运,想什么呢。

......

李府抄家现场。

从太子府回来后的杨临,便不方便继续在这里薅羊毛了。

因为在密室那里和宋玉清、石洪砚瓜分的不少了。

又因为李持涉案不牵扯家眷,女眷没有貌充教坊司,杨临就算想提教坊司把把关也没有可能。

此时如果去逗弄女眷,算是调戏良家妇女,虽然有些大兵也照样会趁机揩油,但杨临可没有那样的好习惯。

这让杨临的工作只剩下监督了,下午的时间,变得枯燥起来。

他搬了一把椅子,找了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晒着下午正月暖洋洋的太阳,思考着池妃娘娘的案子。

这件案子从理性角度上来看,陈大叔说的很对,池妃娘娘在慎刑司不会很苦。

如果这案子一直拖下去,池妃娘娘只相当于换了一个冷宫。

这样对谁都好。

杨临既不会得罪皇后,也不会牵连言若卿,更不会牵连出玉景帝的某种密辛。

而且就算镇北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估计也会和陈大叔一样的想法。

这样,镇北侯府可以通过这件事,再卖皇后一个人情...

哎,就是可怜了池妃娘娘...

难道玉景帝真的有某种隐秘么?

嗯。玉景帝的表现太过可疑,他一定有某种隐秘...

既然是这样,玉景帝为什么还要把这件案子交给我?

他知道我最会断案。

难道就不怕我把他的隐秘挖出来...

不对...

玉景帝是爱面子的人。

他必然不会想让我挖出那些隐秘。

因为既然是隐秘,当然不希望别人知道,说不定还是某种很丢人的黑料。

那,玉景帝的黑料会是什么呢?

好吧,这样思考下去,自己就必死无疑了。

毕竟挖出玉景帝的黑料,说不定会被灭口。

换一种思路...

显然玉景帝是不希望自己审出黑料的,所以先抛开这个点,推理其他的。

池妃和我是‘亲戚’,这一点玉景帝知道。

让我这个‘亲戚’审池妃的案子,玉景帝心就这么大,真的不怕我徇私枉法?

但他还是把这件案子交给我,一定有深意。

深意?

会是什么?

各种推理在杨临脑中闪过,猛然间,杨临脑中的电灯泡亮了。

对!

杨临猛拍大腿:

玉景帝就是希望我徇私枉法!

这件案子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帮池妃洗脱罪名。

第二才是萍妃小产的真相。

玉景帝希望我帮池妃洗脱罪名。

至于真相,爱特么啥就是啥,老子可就不用管了,玉景帝自己很可能知道。

而帮池妃洗脱罪名的关键,就是那件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