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脑子里一团乱麻。
他无目的地走着,恰好走到一个正喝粥的灾民旁,这灾民看样子不大,吃得正香。
“小哥,你知道城外那些帐篷是怎么回事吗?”
“嘿,你算问对人了!”
“那是那个黑心肝的高天卫硬塞给我们的,说是借给我们用!”
“可就这么一个破烂军帐篷,竟然就要十文钱。”
“他还不如去抢劫算了。”
小伙子放下碗,见问话的几人似乎不信,便更激动起来,还指着粥棚里指挥施粥的男人说:“看,那就是马剥皮!”
“非要我们租他的帐篷,不租就动粗。”
“没钱就按手印,说能做工抵债,等做工抵够了钱,才放我们走!”
小伙子越说越觉得冤枉:“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不租帐篷也能过。”
“就算下雪,随便找个草堆凑合一夜也行。”
小五实在听不下去,直接打断说:“你怎么这么不知好歹?一顶帐篷十文钱已经很实惠了。”
“十几个人一起住,均摊下来没多少!”
“要是真这样就好了,但高天卫是要每个人都交十文钱。”
“而且那么小的帐篷,他非得塞进十几个人。”
“什么?”
这话一出,小五也得承认,这确实太黑心了。
毕竟进了城,客栈的大通铺一晚也才五文钱。
于是小五索性装起聋哑人。
但朱元璋对朱政还抱有期望,又问:“这粥总不用钱吧!”
“我们刚喝了也没人跟我们要钱啊!”
那年轻人撇撇嘴:“也不看看你多大岁数了。”
“高天卫的粥有讲究,小孩和老人才免费,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没这福气。”
“不论男女,喝一碗粥都是五文钱。”
“一样,没钱就按手印,然后去他们的矿上打工,挣了钱再还给他们。”
“所以我才说,高天卫这帮人黑心得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朱元璋一听,顿时说不出话。
这小子也太没良心了,灾民已经够苦了,怎么还能想着从他们身上赚钱。
简直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不过很快,朱元璋就察觉到哪里不对。
这买卖看上去赚钱,一操作起来却是亏本的!
灾民都是流动的。
按了手印,上哪儿找他们去!
于是朱元璋直截了当地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小伙子!”
“你吃饱了,不正好有力气跑到别的地方吗!”
“跑?”
年轻人听了,好像受了极大的侮辱,马上破口大骂:“你骂谁呢?”
“我住了别人的,吃了别人的,怎么能说跑就跑?”
这话一出,朱元璋心中一颤。
这就是我大明朝的百姓啊!
即便对高天卫的安排再不满意,对于自己签下的契约,却没有一点逃避的意思。
几人对这年轻人的话满是感慨。
但小五却不信眼前这年轻人是个实诚人。
在小五看来,这年轻人为了十五文钱就嘀嘀咕咕,他可不信对方会甘心做工抵债。
再说,据他所知,高天卫根本不差钱。
不论是高天卫的士兵,还是雇佣的农民,工钱都比平均高出许多。
不过高天卫的规矩确实严。
比如高天卫的内部事情不允许往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