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做好心理准备走出城门,却发现城外是另一番光景。
雪还在下,但到处搭起了大小军帐。
除了军帐,还有一些简陋的小棚子,棚子里正有十几口大锅在煮粥。
忙碌的是十几个穿军装的年轻人,正围着几口大锅忙活着。
朱元璋瞧见这光景,一时之间愣住了。
接着,他不由自主地走向那口大锅旁,闻着从锅里飘散出的粥香,肚子竟咕咕叫了起来。
正忙活着煮粥的少年见一老者走到近前,肚子还伴着响声,也没觉得奇怪,顺手拿起边上的碗,给朱元璋舀了一碗粥。
“老爷爷,这粥虽然还没全熟透,但您可以先喝,暖暖身子。”
朱元璋望着少年那憨厚的笑容,也不挑剔,端起碗边吹边喝。
第一口感觉,这粥还挺浓稠的。
虽说有点夹生,但不可否认,这么一碗粥下肚,身体的确暖和多了。
这时,粥棚外一个像是百户模样的大汉朝着煮粥的少年们喊道:“粥煮好了没?”
“不就是煮个粥嘛,咋这么磨蹭!”
“这年头有粥喝就不错了,你们还想把粥煮成朵花儿不成?”
“秦师南,已经行了,你那边可以敲钟通知了!”
“得令!”
于是,那百户大汉转身敲响了一面铜锣。
这一敲可好,原本几乎鸦雀无声的军队帐篷里,立刻涌出一大群衣衫破旧的难民。
随着人群的出现,刚才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帐篷,一瞬间瘪了下去。
帐篷顶上的积雪也扑簌簌落下,之前被雪盖住的字露了出来。
“高天卫四排一班!”
“原来是高天卫啊!”
虽然朱元璋不清楚这四排一班是个啥编制,但高天卫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起初创立高天卫不过是心血来潮,只想考验那臭小子一番。
没想到这小小的高天卫却一次次带给他惊喜。
尤其是这次天灾中,高天卫展现出了非凡的前瞻性和执行力。
此刻,朱元璋心里燃起了一把火。
但这回不是之前的无奈之火,而是希望之火。
朱元璋直直跪倒在地,此刻他无比感激上天的安排。
感谢上天让他失而复得这样一位孙子。
感谢上天赐予大明如此优秀的储君人选。
同行的几人还在感慨间,忽见皇上竟然跪下了,都惊得目瞪口呆。
特别是小五,还以为皇上是体力不支。
正当他想搀扶皇上的时候,却见朱元璋虔诚地磕起头来。
一拜!
二拜!
三拜!
皇上这是要干嘛?
要知道,皇帝只有祭祀天神时才需下跪啊!
但显然,这不是该琢磨皇上为何这么做的时候。
于是,众人也整齐划一地跪了下来。
皇上既已跪下,无论何因,他们哪有皇上跪着他们站着的道理。
不过跪下的那一刻,他们还在嘀咕,皇上莫非在责怪自己?
对于身后那些跟随下跪的人,朱元璋无暇去想他们的想法。
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跪下的缘由,是真心要感激上天。
此时此刻,他意识到上天待他朱重八不薄。
不仅赐给他一个孝顺的孙子,还给了大明一个可靠的储君候选人。
帐篷中的难民一拥而至粥棚,见到几位官员打扮的人在此处磕头,连忙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