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蔡赐献策 吕臣崛起(1 / 2)

吕臣这个名字的背后,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荣耀与沧桑。

吕臣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便沐浴在父亲吕清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爱意之中。

吕清作为大秦帝国新阳县的县令,他的一生都在为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默默付出。

吕清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他深知百姓的疾苦,总是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他的治理下,新阳县虽然地处偏远,但百姓们的生活却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咸阳郊区骊山宫殿的扩建,朝廷开始大量征召徭役,并加重了税赋。

这一系列的政策变动,让吕清的官宦仕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青阳县本就是贫瘠的土地,本就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负担。招募徭役、缴纳税赋,这些对于青阳县的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吕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上书朝廷,为民请命,希望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他的呼声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反而被朝廷冠以“忤逆”之名,丢官罢职,险些丢掉性命。

吕清的遭遇,让吕臣深感愤慨。他亲眼见证了父亲为民请命的艰辛和无奈,也看到了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的痛苦。他开始对朝廷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不满。

吕臣认为,这样的朝廷,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黎民的生死,已经不值得再追随了。

吕臣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不同于父亲的道路。

他不再寄希望于朝廷的恩赐和庇护,而是开始寻找能够改变现状的力量。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他们同样对朝廷的腐败和百姓的苦难深感愤慨。

在吕臣的带领下,他们开始秘密组织起来,准备为改变现状而奋斗。

就在这时,陈胜的起义军如同一股清流,涌入了吕臣的视野。

陈胜的起义,让吕臣看到了希望。他认为,只有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才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带领着一帮新阳县的有志青年,加入了陈胜的起义军。

在起义军中,吕臣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他善于组织群众,善于制定战略,很快就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佼佼者,也成为了陈胜身边的亲信将领。

吕臣带领着剩余的起义军,一路保护陈胜,奋力逃离了战火纷飞的陈县。

他们一行人,在茫茫荒野中,忍受着饥饿和疲惫,日夜兼程,只为尽快抵达安全的城父县。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艰难困苦。起义军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依旧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紧跟在吕臣的身后。

陈胜王的马车,却似乎走得特别快,仿佛有什么力量在驱使着它,逐渐拉开了陈胜和部队之间的距离。

因在战斗中失去了马匹的吕臣,只能带着数百名士兵步行追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焦虑。

随着距离城父县越来越近,吕臣的心情也愈发沉重。陈县被攻陷,章邯一旦带军继续攻占守军数量不多的城府,恐怕他们也是难以抵抗。

在经过一番艰辛的跋涉后,吕臣带领着起义军来到了城父县城。

这座城市已经被陈胜军占领,城父县城主得知吕臣一行人的到来,亲自打开城门,热情地迎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