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说好的只在本官身上找优点(2 / 2)

很晚了,堂中两个等的昏昏欲睡、打算和县衙死磕到底的纨绔子弟忽然听到这犹如炸雷似的升堂。

不禁吓得跳起来!

两人不但鼻青脸肿,还干等了整整一下午,现在又累,又困,又饿。

于是两人一起都有了“冰释前嫌同仇敌忾”的心思,打算好好怼一下这消失了一下午的该死知县。

但因为是晚上了,看又看不太清楚,只见连夜升堂的李儒才的堂桌上、只亮着微弱的烛火。

乍一看呢,这李儒才竟是一副忧国忧民极其儒雅的风范。

烛火很弱,甚至照不清李儒才全貌,却刚巧映射出脸颊上的一小片泥渍。

给人第一感觉,这李儒才并不是有意怠慢,而是刚刚往下面基层处理完急事赶着来的。

接下来。

赵明诚和张云熙两人不约而同开始装逼,背着手冷笑着,根本不是认罪伏法的姿态,而是好整以暇等着李儒才下来查看,然后打算“被认出来,李儒才惊为天人”。

哪知李儒才看似太累了,偏就不下来巡视。

而且现在的堂上太黑,只远远在两边墙壁,分别各有一个火把。

“你这昏官,难道不见这昏昏暗暗的,哪能审案,还不快照亮些了,才好睁大你狗眼,看清楚堂下何人。这人都看不清楚,你审的什么?”张云熙怒斥。

李儒才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这都被捉来过堂了,你还敢教本官做事?”

赵明诚道:“他小张虽不是个东西,但所言不错,人都看不清楚你怎么审人?你还儒才呢,庸才差不多?”

李儒才心口薄凉薄凉的,却依照着高明的教唆道:“本官没功夫和你们这些看似读过两年书的穷酸玩文字游戏,本县坐在这,代表的是皇权,审断的是事,而非人。所以看事即可,无需看人。”

“何解?”太学才子张云熙倒也对这说法好奇了。

李儒才侃侃而谈:“断人呢,难免落入了俗套。所谓宋刑统,只会因事而犯律,不见因人而犯律者。所以假设条件所限的话,就需断事,而不用观人。”

“举例子,假设是蔡家子弟来这孟州杀了人,那他犯的是事,和他姓什么没关系。那如果一味的去关注人,看长什么样,姓甚名谁?本官就问,这断的是事,还是人?”

“若断事,何须管人什么样?若断人,那还要宋律做什么?”

听到这,即使张云熙和赵明诚,也难免面面相觑了起来。

竟是一起觉得这李儒才有些门道,难怪这么晚了,还一副刚从基层回来的模样,看来是真有本领,也讲求实际的人。

堂上,身冷汗的李儒才略轻松了些,觉得小高衙内真乃神人啊。

依照小高衙内的“布局”和理论,一但这两纨绔子弟有了这样的潜在认识、李儒才的潜在人设立起来后。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

现在因太黑,李儒才看不清楚张云熙和赵明诚的表情,但通过感知,眼见他们暂时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