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黄忠馘斩夏侯渊(2 / 2)

却说黄忠和法正率领军队屯驻在定军山口,多次请求出战,夏侯渊一直坚守不出来;想要轻易进军,又担心山路危险,难以预料敌人情况,只能据守。一天,黄忠和法正商议的时候,忽然有伏路的军队来报告说:“山上的曹兵下来挑战!”黄忠听到后,就想要出战。忽然有一个人奋勇地站出来说:“将军不要轻易行动。等我带领一千军队从山中小路抄上去,将军带领军队来交战,两下夹攻,曹兵必定失败。”众人看他,原来是牙将陈式。黄忠非常高兴,于是命令陈式带领军队去了。陈式带领大队人马从山后拥过来,大喊一声,和夏侯尚交战。夏侯尚假装失败,陈式追赶过去。黄忠担心陈式中计,急忙带领一支军队赶来接应。走到半路,被两边山上的擂木和炮石打下来,不能前进。陈式正想要返回的时候,背后夏侯渊出战,生擒了陈式。陈式的军队全部投降了曹操。有战败的军队逃脱性命,来见黄忠,说陈式被擒获。黄忠慌乱地和法正商议,法正说:“夏侯渊为人轻浮急躁,依仗勇猛缺少谋略,可以激励士兵接连营地逐渐前进,一步步设营,引诱夏侯渊来作战。这是‘反客为主’的计策。夏侯渊一到,就可以擒获他了。”黄忠采用他的计谋,将所有应该有的物品都赏赐给三军,山谷中充满了欢呼声,士兵们都愿意拼死作战。

黄忠当天就拔寨前进,一步步设营,每在一个营地住十几天又继续前进。夏侯渊知道后想要出战,张合说:“这是法正的‘反客为主’之计,不能出战,出战就会有损失。”夏侯渊不听从张合的劝谏,却命令夏侯尚带领数千士兵出战,一直到黄忠的寨前。黄忠上马提着刀出来迎战,和夏侯尚交战,仅仅一个回合,就生擒了夏侯尚回到寨中。其余的人都败退逃走,回去报告夏侯渊知道。夏侯渊慌忙派人到黄忠寨中,说要用陈式来换夏侯尚。黄忠约定第二天在阵前交换。次日,两军都到山谷宽阔处,布置成阵势。黄忠、夏侯渊都骑着马站在阵前。对话完毕,各自推出人都没有战袍铠甲,只穿着遮蔽身体的单薄衣服,陈式和夏侯尚各自奔向自己的寨中。夏侯尚等到快到阵门边时,被黄忠一箭射中后背。夏侯尚带着箭回到寨中。夏侯渊大怒,驱马直接去攻击黄忠。黄忠正想激怒夏侯渊厮杀,两将交战,打到二十多个回合,曹营鸣金收兵。夏侯渊慌忙回阵,被黄忠趁机杀了一阵。夏侯渊问击鼓官:“为什么鸣金?”击鼓官说:“我看见山凹中有几处蜀军的旗帜,担心是伏兵,所以招呼将军回来。”夏侯渊相信了他的话。原来诸葛亮命令刘封、孟达带领三千军队,分散在四周虚设疑兵,因此夏侯渊胆怯,不敢出战。夏侯渊听到这些,坚守不出。

黄忠进逼到定军山下,和法正商议。法正用手指着说:“在定军山西边,巍然有一座高山,四周都是险要的道路。这座山上足以看清定军山的虚实情况。将军如果夺取了这座山,定军山就如同在手掌之中了。”黄忠抬头看见山头稍微平坦,山上有少量人马。这天夜里二更时分,黄忠带领军士敲锣打鼓,直接杀上山顶。有副将杜袭把守这座山。杜袭字子绪,是颍川定陵人。当时杜袭只有几百人守山,看到黄忠大队人马拥上来,就舍弃山逃走了。黄忠于是夺取了山顶,正好和定军山相对。法正说:“等夏侯渊的军队到来,我举起白旗作为信号,他来挑战,我们却按兵不动;等他退兵没有防备的时候,我将白旗一举,将军就下山攻击他:以逸待劳,反而能害了他。明天,夏侯渊必定会到。”黄忠命令在半山腰多处设置旗帜和战鼓,以等候敌军到来。

却说杜袭急忙逃来拜见夏侯渊,说黄忠夺取了对面的山。夏侯渊大怒说:“黄忠占了对面的山,不容我不出战。”张合劝谏说:“这夺取对面的山,是法正的计谋啊。将军不可出战,只适宜坚守。”夏侯渊说:“他占了我的对面山,能观察我的虚实,怎么能不出战呢?”张合苦苦劝谏,夏侯渊不听,分出大半军队围住了对面的山。夏侯渊挑战,从早晨骂到中午,黄忠不出战。法正在山上,看到曹军疲惫懈怠,锐气已经丧失,都下马坐着休息。法正将白旗一挥,鼓角一起鸣响,喊杀声震天,黄忠一马当先,突然冲下山来,就如同天崩地塌的气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追到军旗之下,黄忠大喝一声,如同惊雷怒吼。夏侯渊还没来得及迎战,黄忠的宝刀刚落下,就把夏侯渊从头到背,砍成了两段。后来史官为斩杀夏侯渊,有诗写道: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随雪刃挥。

雄声如虎吼,战马似龙飞。馘斩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又有诗说道:

飞出山前鼓震天,欢声馘斩夏侯渊。一朝夺尽中原气,关将何由效后先?这话是说关羽的功绩不如黄忠这一阵的功劳高啊。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曹军大规模溃败,各自逃命。黄忠趁着势头去夺取定军山,张合带领生力军前来迎战。黄忠和陈式从两边夹击,混战了一阵,张合大败,奔向自己的营寨逃走。忽然山旁出现一队人马,挡住了去路,为首的一员大将,身后竖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四个字:“常山赵云”。不知道张合性命如何,暂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