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田敬仲完世家(2 / 2)

驺忌子靠着弹琴的才艺见到了威王,威王一听,觉得这哥们儿弹得不错,就安排他住进了右室。过了一会儿,威王又开始弹琴,驺忌子推门而入,赞不绝口:“哟,大王这琴弹得真牛啊!”威王一听这话,脸色立马就变了,他把琴一扔,拔出剑来:“你这人,咱俩又不熟,你怎么知道我弹得好?”驺忌子微微一笑:“这琴嘛,大弦低沉温和,就像大王您;小弦清脆悦耳,就像丞相;琴声深邃又欢快,就像政令;音律和谐,大小弦相互呼应,就像四季轮回。我就是这么知道大王弹得好的。”威王听了,点点头:“你这解释倒是挺有意思。”驺忌子又说:“其实呢,弹琴跟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是一回事。”威王一听这话,又急了:“弹琴治国?你这扯得有点远了吧!”驺忌子也不慌:“大王您看,大弦低沉温和,就像您;小弦清脆悦耳,就像丞相;琴声深邃又欢快,就像政令;音律和谐,就像四季。琴声不乱,国家就昌盛;音律连贯,国家就安稳。所以说,琴声和谐了,天下就太平了。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不就像调琴一样吗?”威王一听,连连点头:“你说得对啊!”

没过多久,驺忌子就当上了丞相。淳于髡见了,笑着说:“哥们儿,你这嘴皮子功夫可以啊!我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想跟你说说。”驺忌子赶紧说:“请讲请讲。”淳于髡就开始了他的“人生建议”:“要想全面昌盛,就得保住全面;要想全面灭亡,也得保住全面。”驺忌子点头:“记住了,我一定不离大王左右。”淳于髡又说:“就像那猪油抹在轴上,虽然滑,但不能用来钻方孔。”驺忌子:“明白了,我一定好好伺候大王左右的人。”淳于髡接着说:“弓胶和干漆虽然能粘东西,但缝隙太大也粘不住。”驺忌子:“嗯,我会努力贴近百姓的。”淳于髡又说:“就像那破旧的狐皮大衣,不能用黄狗皮来补。”驺忌子:“对,我得选好人才,别让小人混进来。”淳于髡最后说:“大车如果不校准,就拉不动重物;琴瑟如果不调准,就奏不出和谐之音。”驺忌子:“明白了,我得修订法律,严惩奸吏。”淳于髡说完,转身就走,出门的时候对他的仆人说:“这哥们儿,我跟他说了五句掏心窝子的话,他每句都回答得滴水不漏,看来他封侯的日子不远了。”果然,过了一年,驺忌子就被封为下邳的成侯。

威王二十三年的时候,他跟赵王在平陆会面。二十四年,又跟魏王在郊外打猎。魏王就问威王:“大王,您有什么宝贝吗?”威王说:“没有。”魏王一听就笑了:“我魏国虽小,但也有直径一寸的大明珠十颗,每颗都能照亮十二辆车的前后,您这大国怎么连宝贝都没有呢?”威王微微一笑:“我所说的宝贝,跟您的不一样。我有个大臣叫檀子,让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捣乱;还有个大臣叫朌子,让他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到黄河边来捕鱼;还有个官吏叫黔夫,让他守徐州,燕国人、赵国人都来朝拜;还有个大臣叫种首,让他负责治安,路上掉了东西都没人捡。这些人才是我真正的宝贝,他们的光芒能照亮千里,岂止是十二辆车呢!”魏王一听,脸上无光,尴尬地走了。

二十六年的时候,魏国包围了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威王召集大臣商量:“咱们是救赵国还是不救?”驺忌子说:“别救了。”段干朋却说:“不救赵国就不义气,而且对我们也不利。”威王问:“为什么?”段干朋说:“魏国吞并了邯郸,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而且,我们要是出兵救赵,就得在赵国郊外驻扎,这样赵国是安全了,但魏国也保存了实力。所以,咱们不如南下去攻打魏国的襄陵,让魏国疲惫不堪。等邯郸被攻下后,我们再趁机攻打疲惫的魏国。”威王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采纳了。

成侯驺忌和田忌这俩哥们儿关系一直不太好,公孙阅就跑去给成侯驺忌支招:“老哥,你咋不谋划一下去攻打魏国呢?到时候肯定得让田忌当主将。要是打赢了,那可就都是你驺忌的功劳啊;要是打输了,田忌不死也得北逃,他的小命可就掌握在你手里了。”于是,成侯驺忌就跑去跟威王说,威王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派田忌去南边攻打襄陵。十月,邯郸被攻下来了,齐国就趁机起兵打魏国,结果在桂陵把魏国给打得落花流水。这下,齐国就成了诸侯国里的老大,威王就自称王,开始号令天下了。

过了几年,威王把大夫牟辛给杀了。又过了两年,公孙阅又去找成侯驺忌:“老哥,你咋不让人拿着十金去市集上占卜呢?就说‘我是田忌的人,我打了三次仗都赢了,现在声名显赫,想干点大事儿,不知道吉利不吉利?’占卜的人一出来,你就让人把他抓了,然后把他的话拿去给威王听。”田忌一听说这事儿,就火冒三丈,带着手下攻打临淄,想找成侯驺忌算账,结果没打赢,就跑了。

三十六年的时候,威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宣王辟强继位。宣王元年,秦国用了商鞅变法,周天子还给秦孝公封了伯。第二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就跟韩国联手反击魏国,结果在南梁打输了。宣王就把田忌召回来,让他官复原职。韩国也向齐国求救,宣王就召集大臣商量:“咱们是早点去救韩国还是晚点去救呢?”驺忌子说:“还是别救了。”田忌不同意:“不救的话,韩国就被魏国吞并了,咱们还是早点去救吧。”孙子说:“韩、魏两国的军队还没打疲惫呢,咱们就去救,那岂不是咱们替韩国挨魏国的打吗?而且魏国一心要灭韩国,韩国要是快撑不住了,肯定会向齐国求救的。咱们就跟韩国搞好关系,等魏国打疲惫了再去救,这样既能得利又能得名。”宣王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暗中告诉韩国的使者,让他先回去。韩国因为有了齐国的支持,虽然打了五次都没赢,但还是把国家托付给了齐国。齐国就出兵了,让田忌、田婴当主将,孙子当军师,去救韩国和赵国,一起打魏国,结果在马陵把魏国打得大败,杀了他们的将领庞涓,还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后来,三晋的国王都去博望朝见齐宣王,一起结盟后就撤了。

宣王七年,宣王跟魏王在平阿南会面。第二年,又在甄地会面。魏惠王去世后,宣王又跟魏襄王在徐州会面,诸侯们都互相称王了。宣王十年,楚国围攻齐国的徐州。十一年,齐国跟魏国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就挖开黄河水来淹齐国和魏国,双方都撤军了。宣王十八年,秦惠王也自称王了。

宣王是个文学迷,特别喜欢那些能说会道的文人。这不,像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这些大才子,总共有七十六人,都被他赐了豪宅,当上了上大夫,每天就是吃吃喝喝,聊聊天,啥也不用干。这一下子,齐国的稷下学宫又火了起来,学者们都挤破头想进去,人数多达好几千。

可惜啊,宣王在位十九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湣王地继位。

湣王元年,秦国派张仪来跟各诸侯国的头头脑脑们在啮桑开会。湣王三年,封田婴在薛地。四年的时候,还从秦国娶了个媳妇回来。七年,湣王跟宋国一起攻打魏国,把魏国在观泽给打败了。

十二年,湣王又去打魏国。这时候楚国围了雍氏,秦国就把屈丐给打败了。苏代就跑去跟田轸说:“老兄,我这儿有个好事儿想跟你说。这事儿要是办成了,对楚国、对你都有好处;就算没办成,也对你没坏处。我刚才站在门口,听到有客人说魏王跟韩冯、张仪商量:‘煮枣快被攻下来了,齐国的兵又来犯,你们得赶紧来救我。不然我这煮枣城就要失守了。’这其实就是魏王在找借口呢。要是秦、韩两国不出兵向东,过个十来天,魏国肯定会转头跟韩国一起投奔秦国。到时候秦国把张仪一脚踢开,跟齐楚两国握手言和,那你的好事儿可就泡汤了。”田轸一听就急了:“那咋才能让秦、韩两国不出兵向东呢?”苏代说:“韩冯去救魏国的时候,肯定不会跟韩王说‘我是为了魏国’,他肯定会说‘我要带着秦、韩两国的兵去东边打齐、宋两国,顺便还能把屈丐给收拾了,再顺便把楚国的地盘给占了’。张仪去救魏国的时候,也不会跟秦王说‘我是为了魏国’,他肯定会说‘我要带着秦、韩两国的兵去东边挡齐、宋两国,然后顺便把屈丐给收拾了,再把楚国的地盘给占了,这样咱们秦国就能称霸天下了’。你呢,就劝楚王给韩国点地盘,让秦国别老惦记着打仗,再跟秦王说‘你把韩国给的地盘拿去三川那边,韩国的兵就能腾出来去抢楚国的地盘了’。这样一来,韩冯想往东打的时候,秦国能得三川的地盘;张仪想往东打的时候,韩国能得楚国的地盘。魏国一看这形势,肯定就不敢往东打了,这样也就把齐国给孤立了。到时候,楚王想要地盘,你就让他别给;秦、韩两国想要打仗,你就让他们别出兵。这样一来,你可是帮了大忙了。秦、韩两国的王被韩冯、张仪给忽悠了,他们要是出兵向东,就是为了让魏国服软。到时候你拿着证据去找秦、韩两国算账,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你。”

十三年,秦惠王驾鹤西去。到了二十三年,齐国联手秦国在重丘把楚国给揍了一顿。二十四年,秦国派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二十五年,又把泾阳君给接回去了。这时候,孟尝君薛文跑到秦国去当相国,结果没多久就溜了。二十六年,齐国拉上韩、魏两国一起攻打秦国,大军都开到函谷关了。二十八年,秦国跟韩国在河外讲和,大家都收兵回家。二十九年,赵国那边闹起了家庭矛盾,赵主父被杀,齐国还帮忙赵国把中山给灭了。

一晃眼到了三十六年,齐王心血来潮想当东帝,秦昭王也不甘示弱,自称西帝。这时候苏代从燕国跑来齐国,在章华东门见到了齐王。齐王挺高兴地说:“哟,苏代你来了!秦国派魏厓来让我称帝,你觉得咋样?”苏代想了想,说:“大王您问得急,但这事儿得慢慢琢磨。要是秦国称帝,天下人觉得没啥大不了的,那您也称帝,反正没啥损失。这帝名嘛,争来争去也没啥大不了的。可要是秦国称帝,天下人都反感,那您就别称帝了,这样还能收拢人心,这可是大好事啊。再说,天下要是立了两个皇帝,那大王您觉得大家是更尊敬齐国呢,还是更尊敬秦国呢?”齐王想了想,说:“应该是尊敬秦国吧。”苏代又问:“那要是放弃称帝,天下人是更爱齐国呢,还是更恨秦国呢?”齐王说:“那肯定是爱齐国,恨秦国啊。”苏代接着问:“要是两国称帝后约定一起攻打赵国,跟攻打弱小的宋国比起来,哪个更有利呢?”齐王说:“那肯定是攻打宋国更有利啊。”苏代说:“对啊,要是两国都称帝,那秦国肯定更受尊敬,齐国就被看轻了。可要是放弃称帝,那天下人就更爱齐国,恨秦国了。攻打赵国哪有攻打宋国划算啊。所以,我建议大王您还是放弃称帝,收拢人心,然后跟秦国搞好关系,别争那些虚名,趁机把宋国给灭了。您想想看,要是有了宋国,那卫国就危险了;有了济西,那赵国东边也危险了;有了淮北,楚国东边也危险了;还有陶、平陆这些地方,那梁国的门户就关不上了。放弃称帝,转头去攻打弱小的宋国,这样国家更强大,名声也更尊贵。到时候燕国、楚国都得服咱们,天下谁还敢不听咱们的?这可是像商汤、武王那样的壮举啊。咱们先表面上尊敬秦国,然后再让天下人恨它,这就是所谓的以卑为尊。大王您可得好好想想啊。”于是,齐国就放弃了称帝,恢复称王,秦国也跟着放弃了帝位。

到了三十八年,齐国终于出手攻打宋国了。秦昭王一听就火了:“俺可是跟喜欢宋国一样喜欢新城、阳晋啊!韩聂那小子跟俺是朋友,咋还攻打俺喜欢的地方呢?”苏代这时候又跑出来给齐国当说客了,他对秦王说:“韩聂攻打宋国,其实是为了大王您啊。齐国这么强,要是再加上宋国,那楚国、魏国肯定就慌了,一慌肯定就得来讨好秦国。这样大王您啥都不用干,就能轻轻松松把安邑给收了。这就是韩聂为您着想的地方啊。”秦王想了想,说:“俺就是搞不明白齐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会儿跟俺好,一会儿跟俺掰,到底咋回事啊?”苏代说:“这天下的国家,哪个不是看形势站队的?齐国攻打宋国,就是为了跟秦国搞好关系,自己也好有个靠山。他们知道不讨好秦国,那宋国就安稳不了。现在那些游手好闲的老头子们,都在想办法离间齐秦两国的关系。您看,那些往西边跑的人,没一个说齐国好的;往东边跑的,也没一个说秦国好的。为啥呢?因为他们都不想让齐秦两国联手啊。这晋楚两国的人挺聪明的,怎么齐秦两国的人就这么笨呢?晋楚两国要是联手,肯定得商量着怎么对付齐秦;齐秦两国要是联手,肯定得琢磨着怎么对付晋楚。大王您得好好想想这事儿啊。”秦王说:“嗯,你说得有道理。”于是齐国就继续攻打宋国,宋王逃跑了,最后死在温地。齐国这时候南边占了楚国的淮北,西边又欺负了三晋,还想把周天子给灭了,自己当天子。泗水边上的那些小国,像邹国、鲁国之类的,都向齐国称臣了,其他诸侯国都吓得瑟瑟发抖。

三十九年,秦国看齐国这么嚣张,就派兵来打,一连拔了齐国九座城。

四十年,燕、秦、楚和三晋这几个家伙联手了,带着各自的精锐部队来攻打齐国,结果把咱们在济西给打趴下了。齐王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开溜。燕国那个将领乐毅,趁机就攻进了临淄,把齐国的宝贝财物全都搜刮走了。湣王跑得跟兔子似的,先逃到卫国。卫国国君还挺客气,给他腾了个宫殿住着,对他毕恭毕敬的。可湣王这家伙,得意忘形了,开始对人不客气起来。卫国人民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把他赶跑了。湣王又跑到邹国、鲁国,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结果邹、鲁两国国君也不待见他,他又跑到了莒地。楚国一看,赶紧派淖齿带着兵来救齐国,顺便还当上了齐湣王的宰相。可这家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后来就把湣王给杀了,跟燕国一起瓜分了齐国的地盘和宝贝。

湣王死后,他儿子法章为了活命,就改名换姓,跑到莒地太史敫家当了个佣人。太史敫的女儿觉得这法章长得挺帅,不像一般人,就偷偷地给他送吃的,两人还谈起了恋爱。淖齿离开莒地后,莒地的人和齐国的遗民就开始找湣王的儿子,想立他为王。法章怕被人发现杀了,一直藏着掖着,过了好久才敢站出来说:“我就是湣王的儿子。”于是大家就把法章立为国王,这就是齐襄王。他赶紧宣布自己已经在莒地即位,让齐国人都知道。

襄王即位后,就把太史敫的女儿立为王后,这就是君王后,她还给襄王生了个儿子叫建。太史敫一听这事儿就火了:“我家女儿没经过媒人,自己就跟人跑了,这不算我史家人,丢了我家的脸!”所以到死都没再见君王后一面。不过这君王后也是个聪明人,虽然老爹不待见她,但她还是按规矩办事,不失王后之礼。

襄王在莒地待了五年,田单就带着即墨的兵把燕军给打败了,把襄王从莒地接回临菑。这下齐国的地盘又全都回到了齐国手里。为了奖励田单,齐王就封他为安平君。

过了十四年,秦国又来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又过了五年,襄王死了,他儿子建就即位了。

王建即位第六年,秦国攻打赵国,齐国和楚国就去救赵国。秦国就琢磨了:“要是齐楚两国真心救赵,那咱就撤兵;要是他们不真心,咱就继续打。”这时候赵国粮食不够吃了,就向齐国求援,结果齐国不给。周子就劝齐王:“咱还是给赵国点粮食吧,这样秦国就会撤兵。要是不给,秦国就不会撤,那秦国的计划就得逞了,而齐楚的计划就失败了。赵国对咱齐楚来说,就像个屏障,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冷。今天赵国亡了,明天祸患就会轮到齐楚。救赵国这事儿,就跟拿着漏瓢去救快烧干了的锅一样急。救赵国是高义之举,打退秦兵是显名之事。咱放着这高义显名的事儿不做,却去计较那点粮食,这做国君的也太不明智了。”可惜齐王没听进去。结果秦国在长平把赵国四十多万兵给灭了,接着就围了邯郸。

又过了两年,秦国把周朝给灭了。君王后也死了。再过五年,秦国在齐国的东边设了个东郡。等到齐王建二十八年的时候,齐王跑去咸阳朝见秦王,秦王政还设宴款待他呢。又过了七年,秦国把韩国给灭了。再过两年,又把赵国给灭了。接着第三年,燕国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没成功,荆轲被杀。第二年,秦国就把燕国给破了,燕王逃到辽东去了。再过一年,秦国又把魏国给灭了,秦国的兵都开到历下了。再过一年,楚国也灭了。第二年,代王嘉被俘,燕王喜也被灭了。

四十四年,秦国的铁蹄终于踏向了齐国。齐王听了相国后胜的馊主意,居然不战而降,直接把兵权交给了秦国。于是秦王就俘虏了王建,把他迁到了共地,顺便把齐国也给灭了,改成了郡。这下好了,天下都被秦国统一了,秦王政就给自己封了个皇帝的名号。说起这齐王建啊,他之所以能安稳地当四十多年国王,没受到秦国的攻打,全靠他老妈——那位贤能的君王后。她老人家对秦国特别恭敬,跟其他诸侯国也关系好。而且齐国在海边上,秦国那时候正忙着攻打三晋、燕国和楚国呢,那五个国家都自顾不暇,只能各自为战。可惜啊,君王后一死,后胜这个奸臣就当了相国。他收了秦国的金子,还派了不少宾客去秦国。秦国也大方,给了他们更多金子。这些宾客收了钱,就反过来劝齐王放弃合纵抗秦,也不准备打仗了,更不帮其他五国打秦国。就这样,秦国顺利地把那五个国家都灭了。等五国都亡了,秦国的兵就长驱直入,打进了临淄。齐国的老百姓啊,都不敢反抗。王建这个怂包也只能投降,被迁到了共地。所以齐国的老百姓都恨王建,怪他早没跟其他诸侯国一起抗秦,听了奸臣宾客的话,把国家给亡了。他们还编了首歌来讽刺王建:“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就是说王建啊,你就像松树柏树一样,被那些宾客给害了,真是倒霉啊!

太史公说啊,孔子晚年特别喜欢易经。这易经啊,玄妙得很,一般人哪看得懂啊!就像周朝的太史给田敬仲完占卜,居然能算到十世之后的事情。还有田完逃到齐国的时候,懿仲也给他卜了一卦,也挺准的。田乞和常子能够连续冒犯两代君主,独揽齐国大权,这可不是偶然啊,都是命里注定的。

田完为了避难,跑到了大姜那里。他一开始只是个流亡者,但最终还是像凤凰一样飞黄腾达。世界上没有两个东西能同时达到顶峰,但田家却能五代昌盛。他们连续冒犯了两代君主,跟三晋争强斗胜。后来田和开始独揽大权,甚至称王。他对燕国和赵国都很忌惮,还把自己的弟弟封为康王和庄王。秦国曾经假意封他为东帝,但莒地最终还是立了法章为王。王建失去了国家,只能望着松柏发呆,心中满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