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吐蕃使团策划阴谋,刺杀皇上,破坏军备库,虽然最后大多数人都在禁卫军的追捕下一一伏法,但大国师伏头陀和吐蕃王子赤松德赞还是逃出了长安城。
自从那次皇上受惊吓过度,让高力士寸步不离陪侍左右,就连就寝也不得离开十步之外。而且皇上还把韩枫统领的犷骑大部分人员调到大明宫,加强皇宫内外的巡逻守卫。
禁卫军则分成若干小队,配合京兆尹的捕快,巡逻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一旦发现可疑人物,当场拷问,若是来历不明图谋不轨,也打入大牢,甚至就地正法。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被刺杀之后,皇上更是疑神疑鬼,生怕有刺客会进宫刺杀,所以宫中守卫增加了好多倍。
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后,皇上越加冷落李林甫,宠信杨国忠。即使有惠妃和寿王撑腰说好话,但李林甫的势力还是不断被削弱,就算他一些忠实门生都渐渐疏远起来。李林甫岌岌自危,怕皇上迟早会惩杀自己,于是便与惠妃、寿王密谋,想要策划谋杀太子夺权。
在李林甫的计划之中,只要太子身死,寿王势力独大,届时再想办法逼皇上退位,寿王登基,那么他将可以从杨国忠手上夺回朝中大权。
李林甫能够当上宰相,也可以称得上是足智多谋,善意利用人心。李林甫乃长平肃王叔良曾孙,叔良即太祖第六子,袆长子。小字哥奴,素性狡狯,为舅氏姜皎所爱。皎与源乾曜通姻,乾曜子蹧,为李林甫求司门郎中,乾曜摇首道:“郎官应得才望,哥奴岂堪任郎中么?”于是李林甫多方运动,得任国子司业。当时,宇文家族的宇文融为御史中丞,因与同列,因累任刑吏二部侍郎。侍中裴光庭妻,乃武氏家族武三思的女儿,虽然武家衰败,但毕竟实力犹存,于是李林甫常与她私通,通过她来结识人脉,获取资源。裴光庭去世之后,裴妻武氏更是索性明目张胆,与李林甫结成不解缘。武氏曾有恩于大内总管高力士,于是拜托高力士向皇上说好话,吹嘘李林甫才学,荐李林甫为宰相。高力士因为自己宦官身份敏感,而且宰相之位国事重大,不便妄加荐引,说三道四,于是便替李林甫想出一法,打通内线,期得如愿。当时杨贵妃还没有入宫得宠,后宫专宠是武惠妃,惠妃图谋当皇后不成,而且与太子又不合,于是便改谋易储,与寿王勾肩搭背,狼狈为奸。这后来的事情真可谓荒诞至极,皇上强夺寿王妃杨玉环,为其神魂颠倒,独宠一人,而寿王却看上了皇上的宠妃武惠妃,与之私通款曲。寿王清是侧妃所生,年已渐长,而且聪明伶俐,深得圣恩,宠逾诸子,渐渐有夺储的现象。高力士趁着李林甫谋求宰相的机会,牵线惠妃,说李林甫愿意效忠寿王,想请惠妃作为内援,向皇上说好话,令登相位,必可尽力。惠妃正欲得一外助,遂竭力撺掇玄宗,进相李林甫。玄宗当时对惠妃极其宠信,惟言是从,竟擢林甫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至此,李林甫乃极力助妃,阴伺太子及诸王过失,以便进谗。
会寿王纳妃杨氏,皇上见之钟情,于是强行招其入宫,封为贵妃。寿王并无怨言,反而是太子瑛及弟鄂王瑶,光王琚,想及生母因为惠妃而失宠,如今寿王又献出一个杨贵妃,以后岂不更是恃宠而骄,在后宫皆是他的助臂,于是有怨望语,怂恿文武百官奏表反对。而且,太子还私底下暗自命人放出碎言,说寿王离经叛道,与母妃武惠妃私通,败坏人伦,想要激怒皇上,让皇上治罪寿王。林甫偶有所闻,遂告驸马都尉杨洄,让他告知惠妃。惠妃乘玄宗入宫,即向前跪下,乞请退居闲室。玄宗惊问何故?惠妃未曾出言,先已泪下,呜咽许久,才断断续续的说道:“太子阴结党羽,将害妾母子,且指斥陛下。妾想太子久已正位,关系国本,若使太子不安,宁可将妾废置,陛下也免得受谤哩。”
玄宗听到此言,忍不住拍案道:“岂有此理?他本非嫡出,明日便当废去。”
惠妃又进言道:\"鄂王光王,也与太子同党,若太子一动,二王亦将生变,不如俯从妾言为是。”再激动玄宗数语,并牵及二王,刁极恶极。
玄宗益怒道:\"瑶琚也这般不肖,当一并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