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信陵君?这是胡扯吧?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不是胡扯。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最完美的英雄公子信陵君死的时候,刘邦十三四岁。
刘邦最敬仰的人,是仁义之名满天下的信陵君。
后来,刘邦做了张耳的门客。
读过书的刘邦,有做名士张耳门客的自信。可见,刘邦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少年时期的刘邦,对自己的定位,绝不是无聊的流氓。
李宓叹了口气:但是在那一年,一切都变了。那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大哥对读书人就一个态度:烧书,坑人。
从此后,读书无用。
不知道,秦始皇大哥是咋洗脑,把刘邦这些有志青年,都洗得痛恨读书人。反正后来,刘邦就厌恶儒生了。
李宓转到正题:“所以,沛县起兵,刘邦用的都是屠狗辈。但是,真正的读书人,才是底定天下的重头人物,比如张良,比如萧何,比如郦食其,比如萧何,比如娄敬。刘邦后来对读书人越来越敬畏,以至于晚年听说太子请来商山四皓,就对太子认输了。”
李宓态度温和,语言殷切:“少年人,文人要读书,武人更要读书。学武之人读书,才能大气,才能有见识。自古名将,没有不读书的。”
名将都读书?绝顶不信。
李宓说:“孙子是名将,写了兵法。吴起是名将,自幼读书。即便是项羽,也留下兵法着作,可见也读书。关羽读春秋。李靖留下《李卫公问对》。”
凌绝顶不服气,举出霍去病不读书的例子。
李宓说:“爱读书的名将有那么多,你何必只关注霍去病一人?何况,《史记》只记载霍去病不爱孙吴兵法。这是霍去病不拘泥于陈旧的打法。《史记》并没说霍去病不读书。另外,人们都传说霍去病的‘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认为他不恋爱。但其实,霍去病是有儿子的。《史记》里有他儿子的传记。霍去病肯定是有过爱情的。俗人却咬死了,认定他是神,不该有爱情。因此,俗人认为霍去病不读书,只怕也是一厢情愿。”
李宓拍拍绝顶的肩膀:“少年人,若想做孙、吴、白、韩那样的名将,要想像关羽、李靖一样,万古流芳,就得读书。即便做不了孙、吴、韩、白,不能如愿,也不要气馁。读书会使你接近这些英雄的想法,这样,你也不负此生。少年人,不要信读书无用的说法。要读书,勉之,勉之。”
绝顶再次苦笑:“老人家,多谢你老人家苦心劝解。可是,我说过,我是恶家子……”
李宓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可惜,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不能为国家奔走。可惜。”
绝顶看了看满屋的书,叹了口气。
李宓再次鼓励:“读了书,就算实现不了梦想,也无所谓。时耶命耶,勉强不得。不过,读书,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和先贤交心,也是赏心乐事。足矣,足矣。少年人,读书吧,哪怕会给你带来厄运,也要读书。”
注:在古代,先辈是指对前辈的尊称,并不特指已故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