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流涌动,针对兵部的布局(2 / 2)

于是朱允熥打算对付齐泰。此人虽有一定修为,但有时头脑并不清醒。例如,朱允炆登基成为仙帝后,历史上齐泰曾多次出谋划策,却每每添乱。

因此,对于这样一位修行者,朱允熥并无任用之意,而兵部的两位侍郎却颇有潜力。当然,具体是否引入麾下还需观察两人日后表现。倘若两位侍郎无意投靠朱允熥,他也决不强行提拔。

不过无论如何,齐泰必须予以压制……

这也是朱允熥接下来修炼重心所在,绝不能让身为朱允炆坚定盟友的齐泰执掌兵部这一至关重要之地。

于是,朱允熥启动了他的秘谋。要在短期内令兵部尚书失势,最直接之策便是寻得其疏漏。

齐泰此人,虽修行瑕疵颇多,但尚未有足以动摇根基的重大纰漏显现出来。

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熥决心借此次高丽国遣使来访大明的机会,看能否从中运作一番。

主意已定,又过几日,礼部传来消息。礼部侍郎面见朱允熥,禀报高丽国使臣此行的目的。

于东宫之内,礼部侍郎向朱允熥禀告道:“微臣已然接见高丽国使臣,其所述之目的果如殿下先前所料,乃因其国内历经改朝换代之事。新君主派遣使者前来,欲请陛下赐予其新生国度之名,并望皇恩浩荡,能予以承认其地位。”

朱允熥微微点头,“言之似乎无甚异常,然实情怕非如此简单。”

礼部侍郎疑惑不解地回应:“殿下此言何意?微臣未能领悟其中深意。”

朱允熥吩咐道:“来日早朝时,你安排那高丽国使者至朝堂面圣,届时我自有应对之策。”

礼部侍郎恭敬领命,“微臣明白,既如此,臣告退。”

待礼部侍郎离去后,朱允熥开始细究他对史书中记载的高丽国那段往事的记忆。

他忆起那位李成桂虽开创了一个新王朝,却行事两面三刀。他一面遣使赴大明,寻求大明仙宗的庇护与承认;另一面却又暗中差人前往北方残存的元蒙势力——北元蒙古,以示友好之意。

此举实属左右逢源之举。李成桂心中清楚,即便大明仙宗立国已有二十载,但在此之前,这片疆域一直归元朝统治。即便现今元朝败退至蒙古高原,可仍拥有不容小觑的实力,使得李成桂心生忌惮。他担忧若仅认大明为宗主国,一旦元朝势力卷土重来,再度掌控中原,那时的李成桂将会陷入尴尬境地。

因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一面派使者前往大明,声称认大明为宗主,一面又联络北元蒙古,表示仍然承认其宗主权。然而,双方使者彼此隐瞒,意图无论最终哪方坐拥天下,李成桂新建的王朝都能安然无恙。

然而,这样的计谋终究难逃深研历史的朱允熥慧眼。

次日清晨,在朝会上,朱允熥站立于朱元璋尊驾一侧。文武百官先向天子山呼万岁,接着向太孙殿下致敬千岁。随后便引来了高丽国使臣上朝觐见。

那使臣是一名中年儒士,身着高丽朝廷官员的服饰,步入朝堂之后便跪倒在地,行叩拜之礼,开口陈述道……

仙藩高丽使臣复兴君赵磐,拜见大明天皇陛下,愿大明天皇陛下道基永固,洪福齐天,亿万载长春。愿大明天孙殿下寿与天齐,千秋万世,无量寿佛。

朱元璋神色淡然地说道:“免礼吧,尔等,此次来到大明有何要务禀告?”

“谨启大明天皇陛下,高丽境内出现变故,前代高丽王者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荒怠朝纲,沉溺于欢娱,终被群臣推翻篡位。先王自觉无力治国,遂主动将王位禅让给吾高丽李承桂,成为新任君主。如今,新君已登基为尊,特遣微臣前来大明,向天皇陛下述职,并祈请天皇陛下降下神谕予以册封,同时为我高丽古国选取一个新的王朝名称,昭示我高丽古国新朝代将永远誓遵大明。”

朱元璋轻轻颔首:“只要高丽对我大明忠贞不渝,此事自当易如反掌,朕定会为高丽新君李承桂举行册封仪式。”

然而就在此刻,朱允熥插言道:“皇祖父,请稍候!”

朱元璋望向朱允熥,问:“哦,太孙你还有何要言?”

朱允熥淡然一笑,随即目光落在复兴君赵磐身上,言道:“高丽新君李承桂对大明似乎并不忠诚,是否应当对此有所交待呢?”

此语一出,大殿之上众官员皆面露困惑之色,赵磐更显惊惧,忙跪倒在地,急切分辩:“太孙殿下,这可是误会啊!我国新君对大明敬畏有加,绝无半点背离之心,请太孙殿下明察。”

朱允熥冷笑一声:“据我所掌握的情报,高丽派出的使者队伍并非仅此一支,尚有一支前往北方蒙古之地,欲拜见北元王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