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眸光一闪,注视着这位体态丰腴的儿子,他虽年岁尚轻,但却心智成熟,且心思深沉,城府极深。
如若非因身躯肥胖,体质衰弱,朱棣定会视他为最理想的继承人选。
然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自幼身体状况不佳,常年体弱多病,甚至有一度,朱棣动过废黜他世子之位的心思,打算改立次子朱高煦为世子候选人。
思绪至此,朱棣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朱高炽退下。
朱高炽恭谨地鞠了个躬,随后转身离去。
朱棣揉了揉眉心,低声自语道:“此次太孙亲临北方,恐怕绝不简单啊,他葫芦里究竟藏着何种玄机?他究竟意欲何为呢?”
在他内心深处,一片迷茫,若是那朱允炆得以成为天龙门的下一任传人,驾临北境,他或许不会滋生如此多的揣测与疑虑。然而这朱允熥,近段时间的表现却堪称惊艳,使得朱棣不得不对其抱以十二分的警惕。
实则朱棣心中,仍旧偏向于朱允炆能够接掌天龙门的传承。他认为相较于朱允熥,朱允炆更容易掌控。然而朱允熥尽管往昔表现平庸,如今却给人难以揣摩之感,行事手腕高明,竟轻易将深受祖师朱元璋宠爱的朱允炆挤下,直接令祖师册封他为下一代传人,此举足见朱允熥绝非常人。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强大对手,朱棣内心难免有所忌惮。
与此同时,朱允熥声势浩大地启程北上,途径各州府县城,均有事先等候的门派弟子和当地官员负责接待事宜。与以往朱允熥悄然离宫的情况截然不同,那两次出行,他总能见识到民间疾苦以及世间残酷的一面。然而此番出行,身为天龙门未来继承人的他大张旗鼓前往北方,沿途所见竟无丝毫百姓困苦之景。连那些原本习以为常的生活艰辛,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这次离开京都,踏上前往北方的道路,像是进入了另一个没有不公、没有悲惨的世界,不见了百姓为温饱忧虑的场景,也不再目睹那么多不公正之事。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朱允熥心中反而生出一种悲哀之感。显然,当他以天龙门传人身份示人之时,那些真实景象便被遮蔽了起来。他所见,只是各地官员精心安排、欲令他看见的画面。这种刻意掩饰、虚情假意的行为,反而让朱允熥愤慨不已,认为这是一种欺上瞒下、令人憎恶的做法。
尤其当朱允熥途经一处明显庄稼歉收之地时,却看到附近村庄中,数十户百姓竟然正在享用米面馒头,乃至新鲜蔬菜和肉类食品。这一幕,终于让朱允熥忍无可忍,决定停留此地调查真相。
朱允熥走进这个村子稍作歇息,在村里走了一遭后,回到暂住的农家,脸色阴郁地坐下。此时,身边的赵青竹问道:
“殿下,这些村民衣食无忧,为何您反倒不悦呢?”
朱允熥冷哼一声,回应道:“你以为这些人真是寻常百姓么?”
赵青竹一愣,不解地反问:“殿下何出此言?他们若非百姓,又是什么呢?”
朱允熥叹了口气,说道:“你看那些村民们的手脚,他们穿着的衣服,哪像是一群生活在这样贫瘠之地的百姓?分明都是养尊处优之人,而他们居然还能吃得这般丰盛?莫非此地不用耕种五谷杂粮,天上的确会落下米面馒头,供他们果腹不成?”
听完朱允熥的话语,赵青竹略作犹豫,细细思索一番后才回答道:
仿佛是如此,他们身上所穿的衣物不仅洁净如新,连脚下的鞋履也是完好无损,足下未沾半点泥土。
这也罢了,先前观察到他们的双手,竟丝毫不见粗砺,全然不似一双经历过辛勤劳作的手。确实,这般光鲜的人物,显然平日并未从事过农耕之事。
再加上四周田地中众多的作物,看上去收成并不理想。然而他们竟然能享用米面馒头,实乃令人费解之事。
朱允熥深以为然地言道:“不仅如此,恐怕还隐藏着更多出人意料的秘密。”
话音刚落,朱允熥目光投向身边的十位锦袍卫队的百户之中的四位,对他们吩咐道:
“去暗中查探一番,不可惊动此地的地方官府。”
那四位锦袍卫躬身离去。此时,一位身着七品青云法袍的县令,小心翼翼地步入室内,拱手施礼道:
“太孙殿下,此刻已至午膳时分,请问是否需将膳食送入殿下一览?”
朱允熥略作沉吟,点头应道:“那就准备午膳吧。”
县令挥手示意,七八名妙龄女修士随之而来,手中各捧着盛满仙露珍馐的玉盘,一一送入屋内,置于桌上。只见桌上鸡鸭鱼肉样样齐全,更有甚者,竟摆放着一只熊掌,虽地处北境山脉附近,黑熊常见,但对于这等野兽之掌,朱允熥并无太多食用之意。
他坐下拿起筷子,邀请赵青竹一同用餐,并对县令开口道:
“此村落的村民们看似生活富饶安逸,饮食颇佳。看来你这位县令倒有些手段。”
县令闻听朱允熥的赞誉,心中激荡不已,连忙答道:“承蒙皇孙殿下谬赞,在下定会竭力治理好这片土地。”
然而朱允熥轻轻冷哼一声,他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那四位外出调查的锦袍卫。此刻他正期待着他们带回真实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