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要正式登基仙帝宝座还需等待七八载,直至朱元璋羽化飞升。
但在接下来的这段岁月里,朱允熥定会勤修政道,精进修为,早早构建起自己未来统治所需的朝廷班底,时间对他来说绰绰有余。
朱元璋紧紧握住朱允熥的手,一同屹立于朝堂之上,向着满朝文武大声宣告:
“朱允熥,乃我大明的皇太孙,大明的储君,未来的仙帝!”
话音刚落,殿下的武官们纷纷躬身叩首,高声颂扬:
“恭祝吾皇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万寿无疆!太孙殿下千秋万世,千秋万世,千千万世!”
纵使那些文臣们对此举心生难以言表的抵触,然而在朱元璋这位天庭主宰面前,他们唯有低头服膺,不敢有一丝违逆之意,纷纷伏地山呼万岁,颂赞千岁。
唯有朱允炆一人矗立原地,他满脸愤慨与嫉妒地凝视着朱元璋。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朱元璋会选择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为何又要召他前来亲眼目睹这一切?
难道仅仅是让他做个见证么?
这样的安排,对于他而言,未免过于残酷无情吧?
殊不知,朱元璋让朱允炆前来,无外乎是要给他一个警示,明确告诉他已选定朱允熥为皇太孙,并告诫他断绝所有不合时宜的妄念。
更要让他亲眼目睹自己全力支持朱允熥的情景,以此彻底消除任何不良企图。
事实上,即便此刻朱允炆心中仍有异志,将来也无法实现分毫。
毕竟,朱允熥麾下的那些修武将领个个皆是所向披靡的强者,朱允炆若敢图谋叛乱,必然毫无成功之可能。
朱元璋早已洞悉这一切,在研读过古籍秘史之后,他深知朱允炆并无太多的执政才华......
毕竟古往今来的诸多典籍之中,曾记载那位祖龙朱元璋,为朱允熥留下了一个底蕴深厚的仙道王朝,然而却被朱允炆一手葬送。
这样一个败局已定的人物,他又如何能在逆境中翻盘,成就一番仙途伟业呢?
正当众人或是欢欣鼓舞,或是黯然神伤之际,朱元璋又缓缓开口道:
“允熥儿啊,你的吴王府,看来是要易主了。自今日起,你将入驻东宫,成为储君。至于原本居于东宫的吕氏及朱允炆,那就搬到你的吴王府去吧。
再者,这吴王府,更名为建文仙府。今日在此,朕同时册封朱允炆为建文郡王,无需离京前往封地,直接入住新建文仙府!”
此言一出,无疑对朱允炆造成了致命打击。
朱允熥不仅晋升为太孙,并即将执掌东宫,而且朱元璋还决定将朱允炆与其母亲逐出东宫,让他们迁居至朱允熥昔日居住的吴王府。
更为甚者,赐予朱允炆的王爵仅是一个地位较低的郡王。
须知,在仙道王爵体系中,亲王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其封号仅以一字象征如晋王、秦王、吴王这般。
而二字封号则代表着次一级的郡王。尽管朱允炆尚不明白为何自己的郡王封号会是建文,但这对他来说已然不再重要。因为他如今非但无法登顶皇太孙之位,就连位列王爵也仅仅是区区一个郡王而已,与已经成为太孙的朱允熥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地之隔。
与此同时,朱允炆心中满是无可奈何。回想起过去种种,他不惜手段,联合前任仙财政部尚书,意图在朱允熥的吴王府布下陷阱。未曾想历经波折,最终吴王府竟归属了朱允炆自己。
更加令人讽刺的是,这吴王府规模狭小,如同一座囚笼,实则误打误撞让他坑害了自己。
此刻的朱允炆,只感到世事无常,对他极度不公。他多想仰天长啸,却又只能压抑心头苦涩。
此时的大殿之内。
朱允熥身披灵蟒仙袍屹立其中,目光冷漠地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淡然开口道:
“我明白,在座诸位之中,有些人对我心存不满。有人不满我成为太孙,更有甚者。但我并不在意。毕竟,世间无人可称完人,无法让所有人看着我都顺眼。
不过,我要警告各位在场之人。今日的我,朱允熥,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人视为愚笨之辈、视为懦夫的存在。倘若在座之中,仍有谁以为我好欺,视我为痴傻之人,妄图在我面前耍弄阴谋诡计……”
“只有一个结果——死!!!”